据新华社报道,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声明”)。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虽然中美两国在关税、技术封锁、供应链重构等领域的博弈从未停歇,但再一次的“战术性暂停”正显示出更深远的意义:既是对双方谈判成果的延续,也是对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信号。
“关税宣布暂停后这两天有一些美国老客户又开始下单,现在下的基本都是圣诞节期间的用品。”斯达高瓷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世界贸易大变局下的中国外贸行业而言,这90天的“缓冲期”不仅意味着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外贸商品短期压力的持续缓解,也是一个企业加快技术转型、多元市场布局的机会,更是我国外贸行业战略调整的重要窗口期。

“战术性暂停”
源于中美贸易经济深度绑定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斯德哥尔摩声明”符合市场预期,意味着外部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将延续中美日内瓦会谈以来的缓和态势。
“战术性暂停”根本上源于中美贸易经济深度绑定,中美双边贸易的体量决定了双方难以彻底“脱钩”。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突破6800亿美元。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双边贸易规模巨大,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从商品贸易到投资、技术、服务,几乎覆盖了现代经济的方方面面。
美国国内经济受“关税战”影响严重
“战术性暂停”也是双方在多重因素下的理性选择。美国试图通过“暂缓”为后续谈判争取筹码,同时避免因过早恢复高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中国产业界则将此次“续期”视为推动产业转型和供应链调整的关键窗口期。
美国经济因“关税战”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长期跟踪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7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随着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调整,其平均有效关税税率目前已达到18.6%,是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政府今年以来实施的各类关税措施将导致该国物价水平短期内上涨1.8%,相当于平均每户家庭损失2400美元。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分析,美国经济“在闪烁红灯”,通胀压力已显现。6月CPI同比上涨2.7%,创2023年2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美国7月公布的失业率从4.1%升至4.2%。
我国外贸产业也将获得进一步缓冲的机会。在华福证券研究所所长任志强看来,本次联合声明在短期内将缓解企业压力,对出口链、科技制造等形成直接催化,长期则为结构性问题谈判争取时间,将通过产业链重构和制度性安排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缓冲期有助于双方进一步交流经贸问题
专家认为,虽然双方博弈在持续,但总体形势已经在走向缓和。正如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所言:“在过去3个月里,这场‘关税战’最大的‘战果’是中美双方明确了彼此的诉求和底线,这有利于双方朝进一步控制冲突的方向沟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对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中美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是一个缓冲期,有助于双方进一步交流经贸问题,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

90天机遇何在?
“圣诞季贸易”是关键
对于斯德哥尔摩会谈将中美关税“暂停期”再次延长90天,业内人士认为,这为关键的“圣诞季贸易”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商品,将能继续以相对较低的关税进入美国。
“此次关税调整为跨境电商卖家和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个宝贵的缓冲窗口。尤其在当前这一阶段,恰逢美国返校季和感恩节备货期,卖家可以借此机会集中资源冲刺销售,提升营收。”作为业内人士,深圳市远朋跨境供应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关税暂缓,短期需应对成本压力与不确定性,长期则需通过策略调整、市场多元化和风险分散来增强竞争力。卖家们需在政策波动中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
据了解,当前不少卖家已经积极行动复核成本与定价并优化库存与采购。“我们将评估现有库存成本结构,并规划未来采购,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预案。”广东一家外贸公司销售Grace表示。
在广州市宝贝乐婴童用品有限公司工厂,连日来自动化设备正马力全开,水杯、奶瓶等母婴产品走下生产线,装箱发往国内外市场。不过,据公司销售经理李应彬介绍,这家做外贸起家的公司近年来在国内创办了自营品牌,“面对复杂的海外形势,我们去年就意识到海外业务可能面临风险挑战,于是提前转变思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第二次延期和第一次延期的影响不同,第一次延期有较强的“暂时性”意味,第二次延期会更大程度影响对较长时间内双边关系的预期。对市场来说,这意味着地缘负面影响降低,今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降低。
中国企业
从“等待观望”转向“主动布局”
中国外贸企业是如何应对的?答案正藏在数据中。
1-7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6月加快0.8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整体出口的比例达到50.5%。
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关税政策多变的情况下,7月我国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速加快,不仅抵消了对美出口降幅扩大的影响,还带动整体出口增速连续两个月上行。
近年来,我国对美出口一直在下降,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整体出口额却在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9.9%,但我国整体出口同比增长7.2%。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静水深流的产业革命,也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
跟以往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正从“等待观望”转向“主动布局”。
泡芙传媒CEO张明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对于美国市场的总体预期并不悲观。“当然我们还是会建议企业不仅将目光放在单一市场,东南亚和欧洲等市场也值得更多关注和布局。”他表示,“尽管今年3~4月后发往美国的订单物流成本就在上涨,各商家的出口销量出现一定波动,但目前美方加征关税延期之后,无论是从客户销量还是市场大盘来看,美国客户的消费需求仍然存在。”
“今年以来外贸订单总体稳中有升,除了欧美地区,南美、非洲等地区市场也在逐步覆盖”……广州外贸企业金海纳的大客户销售总监徐洪告诉记者。在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的驱动下,我国企业不仅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体系压缩成本,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议价力,还积极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据了解,不少像金海纳一样的外贸企业近年来已经积极行动,持续加大欧洲、南美、中东等地区客户的渗透和开发。
专家观点
关税“持久战”走势取决于“内功”
经济学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税博弈将会是一场总体战、持久战。
梅新育表示,此前我们很多政策措施是为应对外部压力被动推出的,但现在国际贸易环境已经变了,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策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把“被动应对”转变成“主动调整”。“有不少国家已经在美国滥施的关税政策面前选择屈服,所以特朗普并不甘心,将来不排除还有可能对中国重新施压。”白明提醒。
对于未来的走势,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杨水清认为,下一阶段针对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中美双方可能商讨通过何种协议实现全部或部分减免。此外,钢铝、汽车、铜、半导体、药品、消费电子等行业关税也将成为双方谈判的焦点。杨水清认为,美方可能寻求中方加大对美投资和采购,或在市场准入方面作出新举动。
“有利的是,时间优势在我们这边。”梅新育观察到,中美双方的直接对抗已有所缓解,而且中美贸易不可能脱钩,由于中国的产业比较优势,只要关税待遇不要低于其他国家或者差不多,我国出口就仍然会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应该抓紧这90天的缓冲期,迅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梅新育认为,关税竞争的成败关键并不在于对外的博弈措施,而是我国各个产业修炼“内功”的进展,以及自身产业效能的提高。
记者观察
主动拥抱不确定性来找到确定性
中美关税“缓冲期”延期90天,也是中国外贸企业长期战略调整的契机。正如任志强所言,“中美经贸关系的阶段性缓和不改变长期博弈的本质,但机制化沟通的建立已为避免‘硬脱钩’提供了可能,同时为解决深层分歧提供路径,这将利好市场情绪与出口链修复。”
可喜的是,中国企业已逐步摒弃“等待观望”心态,主动拥抱不确定性,在供应链韧性、技术自主化、市场多元化等方面提前布局。
具备韧性的供应链正是主动布局的重要一着,中国企业正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压缩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例如,已有近40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在墨西哥运营,其中不少是应整车厂要求入驻。其中,明华公司在宝马位于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的工厂附近生产保险杠,诺亚智能则于2024年在新莱昂州圣卡塔利娜投资1亿美元建设自动化工厂。
技术自主化更是掌握主动权的“钥匙”,中国企业正通过“国产替代”迅速缩小技术差距。据全球半导体观察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13.6%,在刻蚀、清洗、去胶和CMP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已突破双位数。这些举措表明,中国企业正以“主动突围”的姿态应对挑战。
市场多元化则是推动贸易格局变革的“阳谋”,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的背后,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都达到两位数。我国对东盟出口机床、对中亚出口农业机械、对非洲出口纺织机械都明显增长。当前,我国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多元化贸易格局正渐见雏形。
新闻链接
资本市场对关税“缓冲期”延长反应积极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公布后,为全球贸易环境稳定带来信心,全球资本市场反应积极。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12日当天分别上涨1.1%、1.1%、1.4%,热门中概股走势更是强劲,腾讯音乐盘中涨超12%,奇富科技一度涨超6%,BOSS直聘、京东、网易等的盘中最高涨幅也超过2%,带动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1.49%,报7591.67点。到8月13日,亚洲主要股市也集体走强,恒生指数大涨2.5%、日经225指数涨1.3%、泰国SET指数上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