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笔者从广东电网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约125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1250万千瓦海上风电每年发电量可等效节省标煤约108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93万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新能源服务中心并网管理组组长李博说。
连续4年新增并网容量超100万千瓦
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海陆一体海上风电柔直送出工程。8月15日,该工程的关键线江门段正式动工。全线贯通后,每年60亿度绿电将直送200万户家庭,相当于替代标煤17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63万吨。
“十四五”以来,广东海上风电连续4年年度新增并网容量逾100万千瓦,技术迭代更是按下“快进键”。2024年,阳江漂浮式示范项目投运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双机头机组;青洲六项目率先实现单体百万千瓦并网,刷新“广东纪录”。2025年,广东电网锁定“统一规划、连片建设、集约送出”,三山岛柔直、500千伏徐闻东输变电等工程全速推进。
新能源并网服务也在同步升级。“网上点一点,进度全看见。”李博介绍,新能源业主登录网上营业厅提交并网申请,电网管理平台在线流转,流程、结果在线可查。截至今年7月底,平台已受理新能源项目700余个,总容量超9800万千瓦。
山区户均停电时间不超过3.5小时
在世界“过山瑶之乡”韶关乳源东坪镇,群山深处,一座“会思考”的山区微电网正日夜运行,依托“可观、可测、可控、可调”的“四可”能力,以及水、光、储多能互补的全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瑶乡电压始终稳如磐石。
电压稳了,产业旺了。返乡创业的肖建华把保温灯挂进酒坊,“以前电压低,升温慢,苦爽酒常常断货;现在随时恒温发酵,产量跟上了销量。”同样受益的还有民宿、茶叶电烘房、瑶药冻干仓——一旦主网故障,微电网毫秒级切换到孤岛运行,灯光不闪、机器不停。
乳源只是序章。到2025年底,广东电网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山区配电网示范镇,基本实现山区中心镇35千伏及以上“一镇一站”全覆盖、行政村“一村一台区”全覆盖;山区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3.5千伏安/户,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3.5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997%。
重型卡车“油改电”年省成本1.2亿
“供电所全程跟进,从申请到通电没让我们操一点心!”7月23日,梅州高新区首座重卡充电站顺利投运,充电站负责人叶锋由衷点赞。在台风“蝴蝶”带来的连续暴雨考验中,松口锦嘉矿业“油改电”项目仍提前一天送电;蕉岭广福镇重卡桩群打通闽粤交界“最后一公里”;梅州首座超万千瓦级粤立充16000千伏安项目投产,拉开梅州“油改电”大项目帷幕……
截至今年8月13日,梅州供电局累计完成重型卡车“油改电”项目52个,接电容量12.73万千伏安。此外,该局累计批复配套资金3900万元,完成充电量4600万千瓦时。按现有电动重卡测算,每年可为物流运输企业节省用能成本1.2亿元,单车年均节约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