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5 08:48:20 股吧网页版
多国六代战机研发正酣
来源:科技日报

  今年3月,美国政府选定波音公司生产“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即第六代战斗机),并称其新一代战机将是“有史以来最先进、性能最强、杀伤力最强的飞机”。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报道,全球多国正掀起六代机研发浪潮。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正联手推进六代隐形战斗机“暴风”项目,力争2035年实现首飞;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主导的“未来空战系统”则计划于2040年完成部署。

  六代机的到来将重新制定未来空战规则,深刻改变全球战略格局。这场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军事变革,开创了一个机器自主思考、适应和作战的新时代,其复杂程度远超人类现有认知。

  集成AI系统,打造“云端作战”新模式

  在航空军事领域,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主要依据是研发年代、技术特征和作战性能3个方面。

  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美国F-86“佩刀”等一代机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仅限于亚音速。F-18“大黄蜂”等四代机至今仍是北约空军的中坚力量。以F-22“猛禽”和F-35“闪电Ⅱ”为代表的五代机,其革命性突破体现在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态势感知与先进计算机系统的完美融合。

  进入六代机时代,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尺寸的飞跃。公开资料显示,“暴风”等六代机的设计方案在体型上显著超越现役五代机。这一设计变革源于现代防空体系的升级:随着导弹系统智能化程度提高,战机必须强化隐身性能,而隐身外形要求武器必须内置,从而催生更大的机体空间。

  六代机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超音速巡航能力、全向隐身性能和超远作战半径。相较于五代机,新一代战机必须在载弹量、隐身效能与航程上实现质的飞跃。以“暴风”为例,其武器载荷预计达到F-35的两倍。

  六代机本质上是“飞行的超级计算机”。据透露,“暴风”战机能在一秒钟内“吸收”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数据量,这些信息将通过卫星数据链与陆海空作战单元实时共享,最终由AI中枢辅助完成战术决策。专家认为,集成AI系统是六代机的标志,可提高其整体效率。这种基于“云端作战”的新型空战模式,有望重塑未来空战的面貌。

  多国竞逐,建立新的空中优势

  《防务新闻》报道称,多国正加速推进六代机的研发,旨在重新定义21世纪的空中力量。

  2025年3月21日,美国正式将“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中的六代机命名为F-47。F-47强调模块化设计、定向能武器集成、先进隐身能力及AI辅助作战,预计2030年前服役,装备规模约200—300架,逐步取代现役F-22“猛禽”,成为美国未来空战的核心力量。F-47项目还包括配套的智能无人僚机、新型发动机、电子战系统及传感器网络。

  在舰载机领域,2013年,美国海军F/A-XX战机研发工作正式开始,计划2030年取代现役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F/A-XX将兼具空战、对地打击、反舰及电子战能力,与空军的F-47形成互补。

  在欧洲,FCAS是一个将六代机与连接到云端的无人机群结合在一起的作战系统,主打“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模式,致力于在多领域战争时代建立新的空中优势,预计2040年前部署完成。“暴风”则由英国主导,突出“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模块化架构及尖端电子战能力,预计2035年首飞。

  俄罗斯的米格-41则被称为“未来远程拦截航空综合体”,据称速度可达4—5马赫,具备先进的太空目标拦截能力。俄方宣称,该机将于2025年首飞,2028年服役。

  三重挑战,考量AI隐身与成本

  《防务新闻》指出,六代机的研发绝非单一技术突破,而是需要将AI、隐身技术等多项尖端科技有机整合到一个多域作战平台中。

  开发足够强大的AI系统以实现自主空战决策是当务之急。目前最具争议的设计问题在于,是否需要保留飞行员座舱。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主张完全无人化,但多数国家空军认为,现有AI技术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人类飞行员。英国皇家空军预计,这一技术突破至少要等到2040年才能实现。

  打造能够抵御下一代探测系统的隐身能力也是重中之重。随着量子雷达等新型探测技术的出现,传统隐身技术面临严峻挑战。六代机需要开发更具弹性的隐身方案,在电磁、红外等多频谱实现全方位隐身。

  平衡性能与降低成本也需认真考量。如F-47项目,其初始合同金额高达200亿美元,整个项目总成本可能突破数千亿美元。作为参照,F-35战机全生命周期成本已飙升至1.7万亿美元。FCAS项目的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000亿欧元。如此惊人的研发投入,使六代机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成为国力的较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