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多项人事调整的科赴想要扭转颓势,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由强生旗下消费者健康业务部门独立拆分而成的公司科赴(Kenvue)还没有走出业绩滑坡。8月1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科赴发布今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财务数据。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净销售额75.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78.94亿美元相比下滑近4%,净利润约7.42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科赴录得净销售额38.39亿美元,同比降幅约4.03%,有机销售额下降了4.2%。
在财报中,科赴方面表示,第二季度有机销售额同比下滑,主要受到战略性投资不利以及销量减少的影响,而销量减少则由部分客户库存波动以及中国市场发货时间变化等因素导致。
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净销售额下滑5.6%至20.36亿美元
资料显示,科赴的前身为强生公司旗下的消费者健康业务部门,2023年5月,科赴于纽交所独立上市,正式成为一家独立的、专注于消费者健康的公司。2023年8月,强生公司宣布顺利完成分拆Johnson&Johnson和科赴的换股要约,科赴完全独立运营。
从过往财报数据看,科赴的业绩早已显现疲态。2024年,科赴实现净销售额154.55亿美元,同比微增0.1%;净利润10.3亿美元,同比下滑约38.1%。今年第一季度,科赴的净销售额同比下滑了3.93%至37.41亿美元,彼时,科赴方面称,这主要受亚洲市场去库存和美国地区战略性价格投资影响。
按经营业务划分,科赴旗下主要拥有皮肤健康与美容、个人护理、基础健康三大业务板块,标志性品牌包括大宝、李施德林、露得清、城野医生等。
今年上半年,科赴依旧“负重前行”,三大业务板块的净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图/科赴财报截图
其中,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下滑幅度最大,净销售额为20.3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1.57亿美元相比减少了5.6%;个人护理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3%至32.22亿美元,在科赴看来,该业务的下滑主要受到季节性影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促销时间导致的部分客户库存波动,基础健康业务净销售额同比减少3.4%至23.22亿美元。
管理团队频“变阵”,全年净销售额预计呈低个位数下滑
分市场来看,科赴在全球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市场,北美、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亚太以及拉丁美洲市场。其中,北美是该公司最大的市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销售额37.35亿美元,同比下滑4.06%;EMEA市场净销售额由上年同期的17.83亿美元微增1.68%至18.13亿美元;拉丁美洲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减少5.95%至6.32亿美元;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净销售额约1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46亿美元相比下滑约9.4%。
面对业绩压力,科赴选择加速变革,核心管理团队人事变动频繁。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1月,科赴任命Penelope Giraud为皮肤健康和美容部门总裁,负责亚太和拉丁美洲市场,主要领导品牌组合的战略方向;5月,该公司宣布由Amit Banati接替Paul Ruh成为公司首席财务官,任命于5月12日生效;到了7月,科赴发布公告称,首席执行官孟庭波(Thibaut Mongon)已经离开公司,并辞去董事会职务,过渡期间,董事会决议由董事Kirk Perry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在此次财报中,科赴方面披露,公司已任命拥有近30年全球消费品行业经验的Anindya Dasgupta为亚太区总裁,自7月14日起生效;为顺应数字化趋势,Michael Wondrasch将被任命为公司新任首席技术与数据官,该任命自8月25日起生效。
进行多项人事调整的科赴想要扭转颓势,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基于市场环境和业务基本面,科赴首席财务官Amit Banati表示:“我们正在调整2025年的业绩展望,虽然目前的业绩没有反映出公司的全部潜力,但我们正在采取适当的行动,为股东提供可持续的价值。”据预计,若不计汇率影响,今年公司的净销售额将呈低个位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