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5 14:01:50 股吧网页版
期债 做多窗口进一步后移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何慧

  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制定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制定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发布,主要从三个层面对债市产生影响。

  首先,财政贴息相当于央行定向降息,央行进一步实施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性下降。一般来说,贴息1个百分点且中央财政承担90%,相当于对重点消费领域实施了0.5~1个百分点的定向降息,使得消费者实际融资成本下行。以国有大行年化2.75%左右的消费贷利率为例,贴息后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最低可达1.75%,相当于央行调降1年期LPR利率100个基点。因此,央行在OMO市场调降7天期逆回购利率来刺激信贷需求的概率降低。

  其次,贴息政策通过消费用途识别,比如汽车购置、装修、养老生育等限定场景,从而强化监督约束,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可以有效避免资金空转。由于全面降息更易导致部分资金淤积在银行间市场,8月12日DR007约为1.44%,接近7天OMO政策利率1.4%,与“防空转”基调矛盾。此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但央行若同步降息可能削弱人民币汇率稳定效果,贴息政策成为“以内为主”的折中选择,可为国内货币政策留有一定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贴息政策将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其间央行需观察财政提振对核心CPI的拉动效果,待政策效果逐步验证后才有必要进行下一步降息决策,因此降息或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

  8月上旬,在“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供给收缩→价格信号→预期自我强化”的路径,通胀预期被阶段性强化。一方面,减产预期下的碳酸锂和焦煤期货连续上涨,带动“反内卷”交易再度升温,上证指数持续攀升至3680点以上;另一方面,近期接连出台的国家育儿补贴推动母婴消费品价格上涨,以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均为增量需求端政策,通胀预期的可持续性被再次强化,带动权益市场持续走强,债市情绪再次被压制。

  从资金面来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维持舒适状态,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加权利率DR001微升,持续在1.31%处徘徊;匿名点击X-repo系统上,隔夜报价在1.3%,供给依旧充盈;非银机构质押存单和信用债融入隔夜,报价基本在1.4%~1.45%区间。随着税期临近,偏松的流动性或短期有所收敛,不过央行呵护预计仍随时在线,资金面料难有实质性压力。

  8月为政府债净供给大月,流动性对冲正当其时,这或是8月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且稳定性重新提升的最大保障。由于取消国债、地方债、金融债新券利息收入增值税免税明显利空新券定价,因此,保障发行成本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选择在8月恢复增值税的背后或也有货币配合的支持。从资金点位上,8月DR001平均中枢或在1.35%~1.4%区间下沿,底部可能在1.3%附近,压力的顶部大概率不会超过1.6%。

  综合来看,在“反内卷”交易二次升温及需求端政策持续接力下,通胀预期验证窗口期拉长,央行降息更加谨慎,年内降息概率进一步下降。短期来看,权益市场仍有上行空间,对债市或形成持续压制,将使债市做多窗口进一步后移。从曲线形态来看,超长债或受权益市场压制更为明显,而短端或在资金面宽松格局下表现相对稳定,因此,曲线陡峭化的概率也在提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