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近年来积极推进深远海养殖,构建“养殖—销售—餐桌”供应链,拓展海洋全产业链;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沿海资源,海上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特色产业……一幕幕生机勃勃的场景,勾勒出我国海洋渔业的蓬勃图景。
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数据显示,我国海水产品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海水产品产量超3700万吨,达到700多亿斤。“蓝色粮仓”丰富了14亿多中国人的食物供给体系,海洋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这背后,蕴含着从“靠海吃海”到“智慧养海”的产业变革,凝聚着科技突破与远洋拓展的深层密码。
种源自主可控,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我国大力开展海水养殖核心种源攻关,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功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6号”、石斑鱼“金虎杂交斑”等深远海适养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温、抗逆性强等特点。还对南美白对虾等引进种开展育种攻关并取得突破,进一步丰富种源“家底”。更建成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海量种质资源遗传材料得以妥善保存,为继续挖掘优秀基因、培育新品种提供丰富“源泉”。牢牢掌握种源“芯片”,保障海水养殖产量质量稳定提升,“中国种”筑牢产业安全发展之基。
远海智能养殖,开拓海洋渔业新空间。在远离大陆岸线的海洋牧场,深远海智能网箱大显身手,网箱底座长宽均为68米,包围水体9.4万立方米,可养殖100万尾鱼。智能设备精准监测水质,自动投喂饲料,实现养殖流程数字化,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养殖效率。凭借优良水质、丰富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深海养殖鱼的口感鲜嫩肥美。如今,我国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水体达5660万立方米,年产量47万吨。海洋牧场开辟渔业新赛道,有利于近海生态恢复,实现生态与经济双丰收。
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多元经济新活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为一体,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立体化应用。“渔业养殖+休闲文旅+科普教育”创新整合,新型“海上度假村”令游客大开眼界,享受精神与味蕾双重满足……海洋业态多元融合发展,形成全新产业链条,提高一系列附加值,进一步拓宽蔚蓝经济发展路径。
从沧海牧鱼的浩瀚智慧,到寻常百姓的品味鲜香,这是海洋的丰厚馈赠,也是创新赋能与生态守护的和谐硕果。这片“蔚蓝奇迹”,正在茁壮成长,深海牧歌将继续奏响,海洋渔业必将“量质齐升”,使百姓餐桌更丰富、更营养、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