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密集出手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已有效治理车市“价格战”。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近期,随着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政策作用显现,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了部分领域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价格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从CPI来看,7月份CPI环比上涨0.4%,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7月份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由环比下降转为持平,止住了连续下跌势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统计的数据,也反映了小汽车价格止跌回稳的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7月,豪华品牌汽车均价35.8万元,较同期涨0.4万元;合资品牌汽车均价17.5万元,较同期涨0.1万元;自主品牌汽车均价12.3万元,较同期降0.1万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目前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价均回归理性,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内卷”降价现象明显减少。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出手叫停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标志着汽车行业将面临拐点,汽车制造商缩减大幅折扣和车贷促销,虽短期内可能会抑制需求,但年底销量或会反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与利润率或趋于稳定或有所回暖。
结合7月汽车产销数据来看,目前需求被抑制的情况并不突出。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同比则分别增长13.3%和14.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行业环境来看,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
展望车市后续走势,交银国际认为,三季度至四季度多款新车将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可成为拉动车市零售逐步回暖的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