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活跃正在两融业务上充分显现。A股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2万亿”的量级,带来了足够张力。此次连续两日达标是近十年首现。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显著增多。数据显示,自8月8日起,参与两融的客户数量已连续5个交易日保持增长态势,截至8月14日,已达到54.77万人。
“两融开户就到XX证券”,这类广告宣传也愈发常见。很显见,两融业务成为各券商大力拓展的业务,这表现在新开两融客户的明显增加。“新开户的多了,前来咨询的也多了。”有一线人员向记者反馈称,“新增的两融客户明显也入金更踊跃。”
券商对新增开户以低利率表达“诚意”,有券商对新开客户给出4%的低利率,对于资产量达到特定规模的优质客户,更有券商的融资利率优惠到3.99%。
两融客户持续攀升,开户数大增
近期两融市场呈现出持续高位运行的特征。尤其是8月后,两融余额的增长势头愈发显著。8月5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达20002.59亿元,这是时隔10年A股两融余额再度站上2万亿关口,此后持续攀升,截至8月14日已达到2.31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净增129亿元,连续多日保持的增长态势。

参与两融的客户数量也在持续攀升。Wind数据显示,自8月8日以来,参与两融交易的客户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增加。截至8月14日,两融客户数量为54.77万人,较前一周同期增加超8万人。两融余额与参与客户的同步攀升,彰显了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华西证券指出,作为场内杠杆资金,两融余额能够直观衡量股市活跃度,重返2万亿元高位,动力主要在于政策预期改善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共振。
一方面,监管层密集释放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信号,增量改革与制度优化预期不断增强,提振了投资者对后市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从资金流向来看,年内融资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行业,这彰显出资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看好,也折射出市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总体来看,与十年前相比,此次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所处的市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政策更加完善,资金更加稳健,投向更加精准,呈现出明显的价值投资倾向,向上的动能具有更加扎实的市场基础。
多家券商提供的数据显示,融资融券开户数显著增长。平安证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朱松钧近日对媒体表示,该分公司8月以来的融资融券开户数量环比增幅已达38%。
一家中型券商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两融新开客户数量明显增多,入金也更显著,也有存量客户激活,但数量远低于新开户客户。
大小券商利率差明显,竞争格局生变
两融利率呈现怎样的变化?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对于新开客户,券商普遍将融资利率定在4%-5%之间,这一水平相较于以往已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整体来看,融资融券的利率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一方面,头部券商因资金成本较低,在融资利率上更具优势,部分券商针对高净值客户的两融利率已突破4.5%,更有券商降至4%以下;另一方面,中小型券商由于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融资利率普遍高于头部券商,部分甚至达到7%以上。
近期,券商两融利率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不同机构针对客户资产规模及开户情况推出了梯度化利率政策。
银河证券华南地区营业部客户经理透露,账户资产达100万元的客户,融资利率可低至3.99%;资产规模5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融资额度按账户资产的2倍核定。
国信证券湖南某营业部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营业部可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低至4%的融资利率,但对账户资金门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中信建投华南地区分公司投资顾问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新开户客户的融资利率约在4%左右。
兴业证券西南地区分公司负责人则透露,两融开户数有一定增量,但融资利率水平维持在5%左右。
华林证券深圳一家营业部负责人坦言,由于小型券商在利率竞争中优势较弱,该营业部当前默认融资年利率为8.6%,利率随客户托管资产增加而降低,新开户客户可享受5.88%的优惠利率。
记者了解到,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成本涉及多个环节,既包括资金、证券等核心资源的获取成本,也涵盖运营、风险对冲等衍生成本。而在融资融券业务中,大型券商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不仅能储备更充足的资金与证券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的大额融资或稀缺标的融券需求;更可依托低成本融资优势和规模效应摊薄运营成本,从而在利率定价上形成显著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费率水平。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券商而言,融资利率价格战虽能短期获客,却显著压缩券商利润空间。券商亟须在降息的同时,通过优化管理、提升资金效率等手段维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