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迭起,中小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面对数字化这道时代必答题,中小企业要怎么转、转什么?转型中如何匹配质优价廉的产品服务?转型后如何显性化评价转型成效价值?
8月15日,“数动金陵,智造未来”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进暨供需对接活动在南京江宁会展中心举行。当天,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国家级智库专家,以及南京首批入库试点企业代表和推荐数字化服务商代表等汇聚一堂,各方针对行业痛点难点,精准谋划解决方案。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通过架设平台,促进“政企研用”多方合力,一方面助力南京加快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一方面助力制造业中小企业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实数融合”迈上新台阶。

记者仲茜摄
紧抓试点窗口,精准供需对接
近两年,随着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具身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跨界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势在必行。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市规上工业企业达5028家,其中98%为中小企业,合计约4927家。这一高占比凸显了中小企业在南京经济结构中的关键地位,也决定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
2024年10月,南京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这也为南京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带来“助推力”“强心剂”。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代吉上介绍,2022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就陆续出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一系列决策。获批列入试点城市后,南京于今年上半年重点落地试点实施方案和奖补政策,推进首批试点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遴选、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等重点工作。

记者仲茜摄
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也给予了很多正向反馈。例如,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实现了市场突围,优化了内部管理,推动企业组织管理升级等。场外的展会上,南京某精密仪器生产企业分享转型经验,过去依赖人工质检,效率低、漏检率高;引入AI视觉质检系统后,不仅检测速度提升300%,准确率高达99.9%以上,人力成本显著下降,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南京江宁一家服装厂采用云ERP系统后,库存周转率提升了40%。南京溧水一家农产品企业通过数字化+直播电商,实现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这体现了数字化手段在品牌曝光、销售渠道拓展和客户互动方面的巨大潜力,帮助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市场突破,提升市场占有率。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破解了普遍面临的生产效率不高、管理方式粗放、成本高企等痛点。与此同时,市场上已涌现出一批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一系列‘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低门槛的创新平台。”代吉上介绍,今年以来,利用云化设计软件和协同研发平台,中小企业能更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从而加快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让“数实融合”迈上新台阶。

优化实施路径,数智共赢未来
当天,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启动仪式。仪式上,南京密集发布了3项支撑试点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资源:《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服务商(第一批)推荐名单》正式揭晓,为首批试点企业选择优质合作伙伴提供了权威参考;《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库(第一批)》同步发布,明确了首批重点服务和推动改造的对象范围。

据介绍,2024年12月31日,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奖补项目共分试点企业奖补、优秀服务商奖励、第三方支撑服务采购3个大类。南京将按照“总量控制、分批申报、退坡奖补”原则,对试点企业实施的数字化改造项目,根据试点期内项目实际投入予以一定比例奖补。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处负责人进一步解读说,第一批试点企业奖补比例为不超过改造实际投入的50%,每家企业奖补金额不超过50万元;第二批试点企业奖补比例不超过改造实际投入的40%,每家企业奖补金额不超过40万元。此外,单个服务商对应单个企业项目奖励金额不超过5万元,单个服务商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当天,“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线上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发布,该平台将集成政策咨询、供需对接、项目管理和进度跟踪等功能,为试点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赋能服务,是试点工作的重要载体。 其中,一款“免费评测工具”受中小企业欢迎,先诊断把脉,再明确转型方向。
活动上,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提出“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的转型思路,鼓励企业联合优秀服务商、第三方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多方协同的数字化转型生态,通过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协同创新,实现整体竞争力提升,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圈。
“一方面,我们要当好‘引导员’和‘服务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当好‘赋能者’和‘合伙人’。”代吉上说,接下来,南京将联合多方资源,优化公共服务,以争创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抓手,培育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诊断咨询、解决方案、人才培训、供需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聚焦重点需求,研发适配方案,降低企业转型门槛和试错成本,让广大中小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和“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