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5 22:10:10 股吧网页版
加快绿色技术转化,上海发布42项绿色技术、9项示范工程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刘菁

  上海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在8月15日的2025年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上,上海发布了42项先进绿色技术和9项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专家建议,上海可依托其绿色金融、科创资源及生态用地结构优势,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推动高品质、精准化的生态产品供给,探索独具特色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上海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今年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这一理念提出20周年。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在活动现场表示,上海在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和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

  比如,上海电力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兼容燃煤+燃机烟气的CCUS技术示范,已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4万吨;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完成建设,促进垃圾焚烧后相关废弃物循环利用。

  近期,上海市发改委会同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目录及示范工程清单(2025年版)》,遴选出一批先进技术及示范工程。

  其中包括,节能型船用碳捕集系统设计技术、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发生产、退役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高效环保再生技术、绿色甲醇氢能发电系统等42项先进绿色技术;以及闸电东海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建设、直接利用海洋清洁能源的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等9项示范工程,涵盖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产业。

  当前,上海正在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业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氢能、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截至2025年6月,建筑领域累计推进绿色建筑4.37亿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700万平方米;交通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80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105万个、换电站254座。

  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

  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成绩同样亮眼。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张莹萍介绍,上海积极贯彻公园城市理念,全力推动城乡公园体系建设,确保“十四五”末建成“千园之城”。

  上海生态产品价值如何转化

  良好的生态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比较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全面形成。

  那么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其生态产品价值如何转化?

  复旦规划研究院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分院院长朱俊在活动现场表示,上海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长江河口生态系统、陆海兼备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冲积平原背景下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三大生态特征共同孕育了上海“3+1”生态产品体系:长江河口岛屿生态区生态产品、大都市河网湿地生态农业区生态产品、超大城市建成区的生态空间的生态产品,以及上海绿色金融、科创资源、生态产品创新。

  这些特征,加上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地位,决定了上海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具备四大优势:生态产品消费需求旺盛、交易市场基础好、转化支撑资源多、供需对接平台能力强;以及生态产品品质要求高、人均生态产品量有限的两大特点。

  朱俊建议,上海聚焦三大重点领域的特色生态资源:一是河口海岸带的陆生水生资源,这是其他任何单一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独特资源;二是大都市城市中心区的生态空间,在高密度优质生态产品消费场景当中,它是极其稀缺的生态资源,可以创造极高的生态价值;三是大都市乡村振兴,这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农民生态产品生态溢价的重点领域。

  同时,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困局,建议上海建立智慧化的管理机制、探索两山两城的协同创新机制,并发挥龙头城市的引领作用,提供长三角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供需平台。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正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样本。上海世博文化公园通过改造利用原世博村空间肌理,将工业遗存与生态景观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的传承与文化的交融。2024年9月,温室花园、双子山、世界花艺园等区域建成,实现全园开放。截至今年7月底,公园共接待游客491万人次,日均约 22000人次;吸引入驻商业品牌15家。 2025年共举办各类活动 61场,其中收费活动37场,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共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