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8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专栏中,人民银行表示,与十年前相比,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明显改善。经过十多年努力,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有了大幅提升。2025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企业调查结果,中国获得资金相关指数为92.5,属于第一批公布的经济体中最优水平(与新加坡均为最优值)。
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万亿元,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由2014年末的30.4%提升至38.2%,近十年年均增速约15%;2018年末以来,普惠小微贷款实现了年均超过20%的高速增长,授信户数增长3倍多,充分体现了对“真小微、真普惠”的精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不断改善,但受部分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压力增大、银行尽职免责机制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增强、融资担保和信息共享等配套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因素制约,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落细和效果监测,同时聚焦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关切问题,着力疏通堵点、破解难点,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不断提升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是研究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信息共享、信用衍生产品等的积极作用,缓解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二是进一步细化实施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用好各类服务平台和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推送名单、共享信息等方式提升融资效率,更好帮助经营主体融资和金融机构获客。三是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的协同效应。更好发挥央行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