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企业的网络安全风险呈现持续渗透态势,保险需求显著上升,催化网络安全保险正加速走向市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宣布我国首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已圆满完成。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以下简称“工信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首批次试点工作基础上,工信部将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开展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围绕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保障需求,面向电信和互联网、工业、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推进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应用。
重点行业率先落地
网络安全保险是网络安全和金融服务创新融合的新模式,通过购买金融产品、接受技术服务、提供经济补偿的方式,已成为广大企业消减网络安全风险敞口的有效途径。
上述工信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工信部牢牢把握制造业转型发展机遇,将网络安全保险作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出台政策文件,开展保险试点,实现了良好开端。
试点数据显示,在首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期间,面向企业累计落地保单数量超1500个,总保费规模超1.5亿元,总保额近115亿元。有效发挥了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了网络安全保险的广阔发展前景。
从市场情况来看,当前大型产业链链主企业因重要程度高、风险意识强,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能够帮助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对中小企业而言,往往面临既缺乏专业人员,又缺少大量安全投入的困境,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可帮助补齐风险防护短板,降低企业网络安全运营成本。
上述工信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披露,当前网络安全保险已在电信和互联网、工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等场景中涌现出一批服务新模式,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试点将继续提质扩面
据上述工信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首批试点基础上,推动工作提质扩面:一是要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保险的社会认知。现阶段网络安全保险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部分需求侧企业还存在“不知晓、不了解、不会用”的情况,亟须强化政策宣贯,充分挖掘释放需求。
二是要强化安全技术赋能保险发展。网络安全保险需要网络安全技术赋能服务各环节全过程,需要在保前提升风险量化分析能力,保中创新风险监测技术,保后提升应急处置和事件分析能力。
三是要加快网络安全保险生态培育。网络安全保险是融合创新领域,涉及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等服务机构,需要多方凝聚共识、加强协同,培育良性生态。
此外,据披露,在首批次试点工作基础上,工信部将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开展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新一批次的试点将围绕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保障需求,面向电信和互联网、工业、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广泛发挥地方主管部门、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机构、行业企业的作用,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推进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应用。”
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
上述工信部网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强化政策宣贯、服务创新和标准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保险服务作用,支撑保障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推广,激发释放产业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保险认知。加强政策宣贯培训,进一步挖掘释放行业企业网络安全保险需求。
二是持续开展试点,推进服务创新应用。聚焦重点产业链安全保障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开展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培育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机构,推进服务创新发展。
三是强化标准支撑,促进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标准体系框架,聚焦保前风险分析、保中威胁监测等重点环节,推动重点亟须标准研制。规范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流程,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