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规程时隔近十年再次进行系统修订。
8月13日,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体伟表示,《规程》顺应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全文中提到“智能”3次、“无人”“不设专人”23次、“远程”11次、“视频监视”23次,为煤矿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和智能化发展注入了强劲政策动力。
煤炭市场关注度高
煤炭市场高度关注《规程》的出台与实施。
“从历史来看,焦煤走势与煤矿安全生产整治相关度较高。”一位分析师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安全生产标准的升级意味着提高生产门槛,会压缩低效产能利润,促使落后产能加速退出。”
据了解,新版《规程》由应急管理部于2025年7月7日第1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签署公告时强调,此次修订聚焦煤矿智能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结合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新形势、新技术和新要求,完善了全流程安全管理规定。
新版《规程》要求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配备专职矿长、总工程师以及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并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的煤矿,还需配备专职通风、防冲、防治水等副总工程师及专业队伍。
《规程》细化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增加了对“三违”管理、入井检身、出入井人员清点等日常安全措施的明确要求。
《规程》公布后,煤炭市场反应较为平稳。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徐颖认为,近期炼焦煤价格涨幅趋缓,销售顺畅,签订预售订单较多,煤矿报价也保持平稳。
强化智能化与先进技术应用
本次修订的诸多新增和修改条款源于现场一线实践经验总结。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体伟举例:“比如,关于减少井下瓦检员的问题,行业内已呼吁多年。随着煤矿安全监控技术的成熟和巡检机器人的发展,目前已具备条件。为此,本次《规程》大幅减少了井下瓦检员数量和检查频次的要求。”
《规程》鼓励煤矿积极推广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支持研发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及矿用产品。对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和方案论证,并报监管部门备案。
针对瓦斯、冲击地压、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水害等重大灾害,《规程》提出更严格的预防要求。例如,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必须“先抽后建”,并将瓦斯压力降至安全标准以下方可开工建设。
《规程》还要求煤矿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健全预案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应急救援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新修订的《规程》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