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韩国国防部最新报告显示,过去6年间,韩国军队现役兵力从56.3万人缩减至约45万人,降幅达20%。
这一数字背后是韩国社会日益严峻的人口危机——适龄服役男性数量断崖式下跌,使得军队兵源短缺问题在未来可能更加棘手。
人口萎缩冲击国防根基
韩国国防部将兵力缩减归因于“复杂因素”,但核心矛盾直指人口结构危机。
韩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24年的总和生育率为0.75,是全球最低。韩国政府预测,全国人口将从2020年的5180万的峰值降至2072年的3620万。
韩国政府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5年间,韩国20岁男性人口减少了30%,降至23万人。
韩国兵役法规定,所有20岁至35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役期限不同,最短期限为18个月。如果适龄男性上了大学,一般会先在第二年休学,当两年兵后接着继续完成学业。
在此背景下,韩国军队规模从2000年代初的约69万人逐渐缩小,缩减速度在2010年代后期加快。
有分析人士警告称:“到2040年代,维持35万军队都将极为困难。”
据悉,韩国2025年国防预算将超过61万亿韩元(约合3154亿元人民币)。
但现实是,为应对出生率下降并优化部队结构,韩国陆军过去6年被裁减超10万人,17个师级及以上部队被裁撤或整编。此外,韩国士官缺口已达2.1万人,兵力规模比维持战备所需的少5万人,直接影响军队日常运作。
尽管韩国拥有310万预备役人员及近3万驻韩美军作为后盾,但专家指出,预备役训练水平有限,难以替代现役部队战力。
为应对低生育率问题,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去年6月曾宣布韩国进入“人口紧急状态”,但政策效果有限。韩国近年还大幅引进外籍劳工(2024年外籍人口占总人口5%),但这显然无法解决兵源问题。
除人口问题外,人们对军营文化的消极态度进一步削弱社会服役意愿。
军中霸凌、职业发展中断等负面案例频发,导致艺人、运动员等群体屡现逃兵役丑闻。首尔街头还不时出现抗议征兵制的示威活动。
兵力缺口拿什么补?
面对结构性危机,韩国国防部尝试多管齐下:提高女兵招募比例、优化士兵待遇、缩短非战斗岗位服役期,甚至允许士兵有限使用手机以提升服役体验。
但韩国祥明大学教授崔秉郁认为,此类措施仅是“缓兵之计”:“我们必须放弃‘人海战术’思维,转向技术驱动的精英化军队。”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韩国事务高级顾问西德尼·塞勒指出,无人机与网络战可降低对传统兵力的依赖。
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教授莱夫-埃里克·伊斯利则强调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可提振规模正在缩小的军队。
不过分析也指出,用科技替代人力的效果是有限的,再先进的武器也无法完全弥补人力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仍需士兵来操控战场。若爆发冲突,韩国仍将面临“战壕里缺人”的致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