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对海上风电行业来说并不好受。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丹麦能源巨头沃旭能源(rsted) 近日向投资者表示,将通过配股融资最多600亿丹麦克朗(约94亿美元)。
该公司称,美国监管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其无法按计划完成其位于纽约近海的Sunrise Wind项目的部分资产剥离及相关融资计划,这意味着沃旭能源必须自行承担整个项目建设的资金。
受上述消息影响,沃旭能源的股价本周暴跌逾三分之一,市值蒸发超65亿美元。拥有该公司50.1%股份的丹麦政府也因为支持其配股决定而面临政治上的强烈反对。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4日将沃旭能源债务评级从“BBB”下调至“BBB-”(仅高于垃圾级),理由是该公司的战略“高风险”。
标普还同时表示,全球海上风电“项目执行挑战加大、集中风险增加,以及行业条件日益严峻”。
为何“甩锅”特朗普?
曾让沃旭能源在过去十年内迅速崛起的融资模式也是导致其本周股价暴跌的关键。
由于海上风电建设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该行业常使用“股权减持开发模式”(Farm-down)实现资本循环,即通过出售已完成或进展较快的项目的部分股份来为新项目融资。然而由于利率上升、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推高了涡轮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成本压缩了制造商的利润空间,而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更是吓退了投资者。
在上任首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签署行政令宣布撤回外大陆架所有区域的海上风电租赁权,并审查美国联邦政府的风电项目租赁和许可。相关审查结果陆续出炉:本月初,美国内政部以“批准过程中存在重大法律缺陷”为由撤销了"熔岩岭"风电项目在拜登任期末获得的批准。
在税收减免上,今年7月签署生效的“大而美”法案则大幅提前了风电项目申请税收抵免的截止日期。只有在2026年7月前开工建设,或在2027年底前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才有资格享受税收抵免。
此外,美国财政部下周还将发布新的税收指导政策或将进一步颠覆现有规则。此前若开发商在特定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计划成本5%以上的支出,即可被视为符合"在建"条件并获得税收补贴,但特朗普上月签署行政令要求财政部大幅提高这一门槛。
这些变化也给开发商带来了不确定性。
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目前全美尚未开工的风能、太阳能项目超过2500个,总装机容量相当于约383个核反应堆。这些项目大多处于前期开发阶段,对政策变动尤为敏感。根据独立环境倡导组织E2的数据,仅在今年上半年,上述政策就已经导致价值超过22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项目被取消或推迟。法国能源公司Engie表示,今年其在美国的投资额预计将不到往年的20亿至30亿美元的一半。
种种因素使得出售海上风电场变得格外困难。沃旭能源的首席财务官威斯利(Trond Westlie)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表示:“这是一个买方市场。”
美国风电行业早就遇到困难?
有分析人士认为,沃旭能源突出的困境也反映了海上风电行业的整体挑战。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2025全球风能报告》显示,2024年是新增装机创纪录的一年,全球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117GW,同比增长11%,亚太地区全球市场份额达到75%。陆上风电并网发电将达到109GW,而海上风电投产容量为8GW,同比减少26%,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近三年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陆上风电装机量有下降趋势,而海上风电则成为新增的热门领域。 ”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苗中泉表示:“然而海上风电项目投资规模更大、项目周期更长、并网难度也更大,并且还有一系列环评问题。这导致发展速度没有陆上风电快,更没法和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相比。”
实际上,早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前,美国海上风电项目就面临包括供应链问题、利率上升和通胀压力等在内的挑战,使得项目建设成本大幅上升,包括沃旭能源、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 ASA)、英国石油公司(BP)和美国公用事业公司Avangrid等一些大型开发商不得不取消合同或者重新协商融资协议。
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能源创新中心主任尼兹雷茨基(Christopher Niezrecki)还介绍称,美国《琼斯法案》要求在美国境内各地点之间运输货物的船只必须由美国建造、美国运营并由美国所有。然而,全球只有三艘海上风力涡轮机安装船足以容纳美国项目拟建的涡轮机,而且没有一艘符合《琼斯法案》的规定。这意味着风力涡轮机部件必须通过较小的驳船从美国港口运输,然后由在近海等候的外国安装船进行安装,这增加了成本和延误的可能性。
谈及海上风电的未来发展,“至少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风能)不会有大的作为了。” 苗中泉称。但他同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废除的拜登时期新能源政策主要针对增量市场而非存量,已经建成或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电厂并不会面临太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