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7 22:30:20 股吧网页版
从“小众收藏”到“大众消费” 中国集邮“动刀”渠道
来源:北京商报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集邮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国家级邮品的发行部门,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集邮”)近日在其官网发布招募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渠道销售商。此次招募不设名额限制,秉持开放、非排他原则,全面开放线上线下全渠道合作。

  这是中国集邮首次开放社会渠道合作,此举标志着其正式向传统邮政专营渠道的壁垒“开刀”,借助社会化力量重新构建触点网络。通过这一举措,中国集邮期望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推动邮票从“小众收藏”领域迈向“大众消费”市场。

  数字化冲击:传统集邮转型迫在眉睫

  在微信消息瞬间可达、电子邮件飞速传递的当下,谁还会想起曾经需要贴邮票的书信?

  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走进北京马甸桥的邮币卡市场,往昔邮票与钱币各占半壁江山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如今钱币收藏占据了市场的大半江山。“市场里做邮票生意的摊位只剩四分之一,而且只见转行的,不见新入行的。”一位摊主无奈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出传统集邮市场的萎缩态势:年轻一代对邮票的兴趣逐渐减退,集邮文化正面临着代际断层的严峻危机。

  “70后”邮票收藏爱好者温先生表示,自己床底下还有三大集邮册的数千张邮票。如今这些邮票都成为时代的记忆。“留着没有用,丢了又可惜。毕竟我的孩子对这个并不感兴趣。”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资深邮币收藏专家张一兵也指出,现代年轻人成长于数字时代,他们的娱乐和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与互联网、电子游戏、短视频等新兴事物紧密相连,集邮这种相对传统、静态的文化活动,很难在第一时间吸引他们的目光。

  对于此次渠道的变革,中国集邮方面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开放社会渠道合作,本质上是将文化传播的主动权让渡给市场,核心逻辑是“去中心化”,通过社会化力量重构触点网络,实现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引流年轻用户。“只有拓宽消费场景,才能让邮票从‘小众收藏’转变为‘大众消费’。”

  渠道化革新:打破“邮政孤岛”困局

  中国集邮此次为渠道商提供了三种合作路径:传统经销、产品定制开发和引荐合作。产品范围从传统集邮品,扩展到集邮文创产品、文化衍生品等多元化产品。

  张一兵认为,传统经销模式能够利用渠道商现有的销售网络,快速将集邮品推向市场。产品定制开发则为渠道商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与中国集邮合作开发具有特色的集邮产品。例如,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色或者某一特定节日,开发定制化的集邮品。引荐合作则可以充分发挥渠道商的人脉和资源优势,将集邮文化引入到更多不同的领域和群体中。

  “这三种合作路径的提供,体现了中国集邮在合作模式上的创新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渠道商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集邮产业中来。”张一兵说。

  北京商报记者在中国集邮官网看见,近年来,从与热门游戏联名推出特色邮品,到开发一系列衍生文创产品;从线下在各地授牌建立“中国集邮专卖店”,到陆续在线上开设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中国集邮总公司邮乐网旗舰店、中国集邮总公司天猫旗舰店、中国集邮总公司京东旗舰店等多个线上营销渠道,中国集邮正不断探索传统集邮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的契合点。

北京商报记者

  从事邮币卡生意的曲向东也认为,中国集邮要想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吸引年轻群体是关键。他举例道:“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封神演义(一)小型张》特种邮票产品,因恰逢国产电影《哪吒2》、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上映,在今年初也受到了收藏市场的认可,最高时面值6元的小型张交易价高达90元,涨幅达1400%。因为受整体环境影响,无论年轻群体还是收藏群体都关注这一题材,所以这个封神小型张的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场景化破圈:重构邮票价值链条

  从“小众收藏”变为“大众消费”是中国集邮开放社会渠道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产业观察家许意强指出,传统集邮消费场景较为局限,多集中在集邮爱好者间的收藏交易,或是在邮政网点购买。如今情况有了新变化,随着开放合作的推进,集邮文创产品、文化衍生品等多元化产品得以拓展消费场景。像集邮文创产品可入驻旅游景区纪念品商店,成为游客喜爱的特色纪念品;文化衍生品能在文化创意集市吸引众多消费者。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集邮产品的消费场景,更有效提升了集邮文化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

  张一兵认为,通过开放社会渠道合作,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开放,能够让集邮品进入更多元化的销售网络。例如,一些新兴的线上电商平台或者线下的特色文化商店都有可能成为集邮品的销售点,这将极大地拓宽集邮品的销售渠道,使其能够更广泛地触达潜在消费者。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拓展渠道只是第一步,中国集邮后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避免文创产品同质化,如何持续吸引“三分钟热度”的年轻人,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张一兵表示,开放社会渠道合作后,借助社会化力量重构触点网络,可以将集邮文化以更时尚、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方式进行推广。比如,与一些年轻人喜爱的品牌或者IP进行合作,通过这些渠道商的资源整合和创意营销,将集邮品包装成年轻人感兴趣的文化产品,这些做法都值得尝试。

  许意强认为,中国集邮的转型实验,本质上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豪赌。短期来看,联名爆款能够快速引流,但需警惕“潮玩化”导致收藏属性稀释;长期来看,需培育邮票的“新叙事”,如绑定国潮文化、元宇宙权益等,让方寸之间承载Z世代的身份认同。

  有网友指出,盲目贴近年轻群体,未必能让行业长久发展:“如果年轻人只把邮票当盲盒抽,那集邮行业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消亡’。”或许,这场转型的真正考验在于:如何在“流量狂欢”中,守住邮票作为文化载体的灵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