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信银理财总裁董文赜出席论坛,并在主论坛“大资管再造竞争力”圆桌环节参与讨论。他表示,信银理财上半年根据客户需求,持续加大固收产品供给,积极推进含权产品创设,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阶段会通过体系化建设,更加精准匹配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布局,不断提升产品全过程的组合管理能力。
董文赜进一步指出,理财公司可以定位为固收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含权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他希望理财行业持续打通资本市场堵点,逐步提升多策略多资产投研能力,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上半年多维布局,强化全体系建设
董文赜首先介绍了信银理财今年以来的相关情况。截至6月底,信银理财服务客群数量达 2500万人,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客户创造投资收益 235亿元,跑赢了大市;产品规模实现合理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长期限产品规模突破7000亿元,占比超 30%,既为投资管理提供了充足空间,也有效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主义理念。
投研能力建设上,信银理财在巩固传统固收投研体系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多策略、多资产配置体系的建设力度。其中,“固收 +”等含权产品6月末规模已突破 2000亿元。
在践行 “五篇大文章” 方面,信银理财多点发力成效显著:科技金融领域,推出“蔚蓝智享”科技主题产品,今年科创债新增投资超100亿元;绿色金融领域,ESG 产品规模达200多亿元,绿色债投资超300亿元;普惠金融领域,“温暖童行” 慈善理财系列规模突破170亿元,累计捐赠金额超1200万元,直接惠及6万余人。
董文赜表示,下一阶段将持续强化客户、渠道、产品、投研、资产、风控等全体系建设,深化数智化对业务发展的赋能作用,继续谱写好 “五篇大文章”、继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投资收益、继续为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大资管体系定位:固收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含权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针对今年以来股债市场的波动,董文赜提出,目前对理财行业而言,组合管理很重要。通常讲的“固收+”产品,实际上就是以固收类资产如债券打底、加权益类资产如股票来增厚收益,但每类资产从流动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来看都是不同的,都有着各自的波动和收益特征,几类资产如组合又会产生更加复杂的变化,故如何组合好输出主动可控的波动和收益,显得尤为重要。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多数银行理财客户希望得到一个波动较低、收益适度的结果交付,但也有不少客户逐渐愿意接受波动略高收益较好的理财产品。基于此,信银理财上半年根据客户需求,加大含权产品创设,提升组合管理能力;下阶段会通过体系化建设,更加精准匹配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布局,不断提升产品全过程的组合管理能力。
谈及理财公司在大资管体系中的定位,董文赜指出,理财公司可以定位成固收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含权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他表示,首先从客户维度看,多数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比较稳健,愿意投资风格稳定的资管产品,故理财公司应当仁不让,有志成为固收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当然还有不少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有更高的收益需求,为满足这些新需求,理财公司可考虑成为含权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其次,从渠道协同看,银行作为理财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正加速推进大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也亟需理财公司丰富产品体系。
再者,从自身能力看,理财公司已构建起相对成熟的固收投研体系,并正在着手提升多资产多策略组合投资能力。从这点来看,坚持这一产品定位具有可行性。
最后,从大资管体系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角度来看,理财公司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错位推出固收产品、含权产品,既能共同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财产性收入增长需求,又能促进大资管生态体系建设。
董文赜表示,理财公司可考虑将固收产品作为第一增长曲线的载体、含权产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载体,有序推进建设,将有利于银行理财的可持续发展。他希望理财行业能打通资本市场堵点,通过明确自身定位,逐步提升多策略多资产投资能力,为行业稳健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