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市场环境持续向好,指数投资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公募基金今年在指数及指数增强领域的布局显著加速,既能把握被动投资的时代机遇,也为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基础。以国投瑞银基金为例,其年内新发的9只产品中,7只为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
近日,国投瑞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殷瑞飞接受证券时报专访,系统阐述团队核心优势及未来战略,并就Alpha(超额收益)衰减挑战下如何持续稳健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问题分享见解。
不在风控上妥协
积极应对“Alpha”衰减
面对A股市场定价效率提升、有效性增强带来的Alpha收益衰减挑战,殷瑞飞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坚定。
“市场有效性提升不可逆转,我们坦然接受Alpha收窄的现实,但我不会在风险控制上妥协。不会为博取更高收益而牺牲风险控制手段,这对投资人不负责任。”殷瑞飞强调,基金经理应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收益空间。
具体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传统方法精耕,深度优化量化方法,精细化加工有效性或衰减的因子;二是拓宽投资框架,引入AI等新策略,实践显示AI可捕捉传统方法难获机会;三是扩充数据维度,突破传统结构化数据局限,拓展非结构化数据,如用图像识别分析K线图、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提取新闻/公告信息,辅助投资决策。
殷瑞飞介绍,他的指数增强策略依托收益模型、风险模型和组合优化模型三大核心模型的协同运作。
收益模型以获取超额Alpha为核心,分两层构建:传统多因子(基于估值、盈利、成长等经典因子)与融合AI的投资收益生成框架叠加,是近年策略迭代成果。风险模型聚焦控制跟踪误差,通过严格行业与风格中性化约束,确保组合与基准行业、风格暴露无显著偏离,保障超额收益稳健性。组合优化模型作为桥梁,在风险模型约束下权衡收益与风险,最大化风险调整后收益,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形成优质投资组合。
研究型团队构筑核心护城河
殷瑞飞介绍,公司团队核心优势在于深厚的研究基因与科学的架构。团队学术底蕴深厚,成员均来自国内外名校,半数拥有博士学位,专业背景覆盖数学、统计、计算机及数据科学,支撑高门槛的量化研究需求。梯队架构科学合理,团队由证券从业20年以上的核心成员与新生代研究员互补构成,核心成员稳定性强,有利于投资理念和研究体系的稳定性,也提升了量化策略的持续迭代能力。
在研究体系方面,团队坚持Alpha与Beta(市场收益)研究并重,同步强化选股能力与行业配置能力。研究范围涵盖指数投资、多因子选股、机器学习、事件驱动等多个领域。
殷瑞飞明确划分三大业务板块,并强调其“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
指数基金是高效透明的投资工具,适配中短期轮动或中长期配置需求,操作便捷,为不熟悉市场但看好A股长期收益的投资者提供参与通道。指数增强基金满足“基础收益+稳健超额”双重诉求,通过严格纪律与行业风格中性约束控制跟踪误差,紧密跟踪指数的同时获取持续稳健超额。主动量化基金淡化基准跟踪,聚焦深度挖掘Alpha收益,适合看重管理人主动能力、追求长期显著超越市场收益的投资者。
构建层次分明的“星系图谱”产品
随着国内指数化投资热度持续攀升,殷瑞飞表示,团队正致力于将优秀的量化投资能力拓展至各板块,实现主流宽基指数增强全覆盖。
殷瑞飞介绍,在指数产品布局上,团队规划构建类似星图的“恒星+行星+卫星”层次化架构。
恒星定位为压舱石产品,代表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500、A500等大盘宽基指数,特点是波动相对较低、高流动性。行星定位为成长新引擎,代表指数包括科创综指和科创200指数等,旨在捕捉中小盘成长红利。卫星定位为捕捉结构性机遇的工具,包括周期板块的中证上游资源指数、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科技板块机器人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以及偏稳健低波风格的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公用事业指数等主题(行业)指数,工具属性明确。
展望未来,殷瑞飞相对看好两大方向:红利低波代表较低风险的权益板块。受益于大量资金寻求稳健投资方案以及机构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天然偏好较低波动、有分红预期的资产。科创成长则代表高成长性资产。契合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方向,且在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提升的背景下较为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