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办法》,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现阶段,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和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围绕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发展资金将用于支持地方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保教质量、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制度。其中,包括改善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资助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接受学前教育。
《办法》提到,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免除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水平给予相应减免。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根据核定各省的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在园儿童人数及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资金。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1200万人左右。同时,鼓励各省结合实际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介绍,关于免保育教育费的财政补助标准问题,今年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各省公办园保育教育费的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并且逐省进行核定。对以后年度,财政部将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各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能够提升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同时有利于改善家庭的财务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办法》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支持,不仅惠及了广大学龄前儿童,对于背后的家庭和教育体系来说都有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办法》明确,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由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共同管理。教育部负责审核地方提出的区域绩效目标等相关材料和数据,提供资金测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并对提供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负责。财政部根据预算管理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研究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资金预算、绩效目标。
“为了保障和落实好相关政策,《办法》提到了相应的体制机制安排。在推进过程中,既需要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协同推进,共同完成好这件有利于广大儿童和家庭的惠民之举。”何代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