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贴息政策是提振消费一系列政策举措的重要一环,需要和其他政策形成“组合拳”,更好地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期待通过政策的落实落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
近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这一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的重要政策,惠及居民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切实起到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作用,需要强化政策以及执行部门的协同配合。
贴息政策涉及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也就是财政资金代替借款人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降低特定群体或特定用途的融资成本。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两项提振消费贴息政策,是支持提振消费的重要创新举措,突出特点就是财政金融协同。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补贴,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帮助消费者和经营主体获得低成本资金用于消费或者生产经营。此前,我国针对设备更新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实施过贴息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引导信贷资源支持设备更新、创业就业等,发挥出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及协同配合,是实施科学有效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这次贴息政策充分体现了财政金融在提振消费中的协同发力。
两项贴息政策是提振消费一系列政策举措的重要一环,需要和其他政策形成“组合拳”,更好地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我国实施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各项行动中又包含诸多具体政策举措。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落地,有力促进市场回暖。近期,免费学前教育、育儿补贴等重大民生政策,更是在有效惠及民生的同时,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受到高度认可。金融方面,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领域信贷供给。这些政策需要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真正有效提振消费。
两项贴息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部门协同配合。贴息政策的实施涉及部门、机构多,链条长,需要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以及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配合做好贴息资金审核拨付、政策执行监督检查等相关各项工作。地方财政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按照政策要求协同严格贴息资金审核和日常监管,提高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合规性。贷款经办机构强化主体责任、优化金融服务,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严格借款人授信审批和贷后管理要求,确保资金合规和有效使用。
此外,贴息政策的目的在于精准支持特定领域,个人和经营主体只有遵守资金用途相关规定,才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此次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流程充分体现了简洁高效的特点,没有设置复杂的申请程序,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个人和经营主体可以省心、轻松地享受贴息。但切不可违规套利。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如果借款人将资金用于其他领域,比如投资理财、炒股购房等,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期待通过政策的落实落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