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06:57:50 股吧网页版
人形机器人再度领跑市场 基金经理预言三类投资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赵梦桥

  证券时报记者赵梦桥

  近日,受各类利好消息催化,人形机器人板块在A股整体升温的背景下再度表现抢眼。有公募人士表示,今年是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元年”,未来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若对标汽车赛道进行粗略估算,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万亿美元级别的全球性业态。

  对比去年三季度末至今年初与最近一个多月的两次机器人概念行情,可见后者并非简单重复轨迹的普涨。两轮行情中的“领头羊”显现差异,此前市场资金择股时采取的广撒网模式,已进阶至需财务数据等基本面验证,上市公司的业务订单和业绩表现成为了择股的胜负手。多只重仓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主题基金,也因选股得当而在同类基金中实现了业绩领跑。

  机器人板块再度领跑市场

  8月14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以“越来越像人”的表现,向世界宣告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1亿台,全面渗透至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特种作业等多个领域,届时整机的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另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信息,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超过9000万辆,人形机器人未来则有望超过这一数字。方正富邦基金基金经理李朝昱表示,此前特斯拉给出的机器人售价是成熟状态下2万美元/台,据此粗略测算,人形机器人行业将带出一个全球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在产业趋势的带动下,人形机器人概念也在二级市场上掀起了阵阵浪潮。自去年“9·24行情”开始,机器人板块强势启动,并持续演绎至今年2月,其间Wind分类下的机器人指数涨幅接近翻倍。随后,该板块步入了数月的调整,近期再度崛起并领跑市场。

  受益于机器人板块的强势表现,多只基金也展现了亮眼业绩。主动权益产品方面,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中航趋势领航、方正富邦信泓等3只产品的年内收益超过了60%,方正富邦信泓、中欧盛世成长、长城久鑫、中航趋势领航、摩根动力精选等自4月8日以来反弹幅度均超过30%。ETF方面,多只主题产品的年内收益均在20%以上,规模也随之明显抬升。比如,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从53亿份猛增至170亿份,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的规模则分别增逾24亿份、30亿份。

  从主题投资走向订单验证

  如上文所述,最近一年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了两轮截然不同的行情。

  具体来看,首轮行情主要由技术突破催生了想象空间。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原型机的发布掀起了行业热度,但市场对机器人的技术路线选择、商业化落地周期等尚缺乏明确判断,资金在进行赛道布局时主要以“广撒网”式进行,相关标的普涨特征显著,涨幅则与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关联度低,更像是对远期可能性的集体憧憬。

  中航趋势领航基金经理王森认为,机器人板块的近期上涨则锚定了实质性的落地信号,资金的布局逻辑是聚焦“有客户验证、有订单进展、有量产规划”的标的。因此,板块内部的分化加剧,技术壁垒高的核心标的持续受捧,而缺乏实质支撑的边缘概念股则明显降温。至此,业绩兑现逻辑取代了单纯的概念想象,成为股价运行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这轮行情的最大特点是从主题投资走向订单验证。”永赢基金基金经理张璐也表示,过去市场更多关注的是概念和想象空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和订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主业稳健+第二曲线清晰”的企业——它们在精密制造、传动系统、减速器等传统优势领域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还积极布局了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

  实际上,上述变化在机构调研中也有迹可循。8月以来,埃斯顿、大洋电机、夏厦精密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企业先后接待了国泰基金等多家机构的调研。在调研活动中,埃斯顿称公司的伺服系统与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率已明显提升,在手订单同比增长约30%;大洋电机重点介绍了机器人驱动电机的技术升级和产线自动化改造,预计下半年交付能力提升20%以上,客户涵盖多家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夏厦精密则表示,公司在高精度传感器模组领域实现月产能突破1万套,并与下游制造和物流自动化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高壁垒环节值得重点关注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前,已有多家企业制定了商业化时间表或明确了量产计划,这也意味着行业正迎来从概念验证走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哪些方向或者环节将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

  在细分领域的选择上,张璐认为以下几个环节更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是上游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丝杠等高价值量环节——这些零部件不仅技术壁垒高,在整机成本中占比显著,而且具备明显的进口替代空间。其次,是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和商业闭环的整机厂商,那些拥有自主应用场景的企业尤其值得关注。最后,是智能化软件环节,包括大模型算法和运动控制系统,这是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智能”的关键所在。

  “至于如何选择上、下游标的,我觉得不能简单地二选一,而是要采取产业链协同的视角。”张璐称,在评估企业时,技术实力是其基础,不仅要看企业的专利布局、研发强度,更要看企业的技术转化能力,比如订单获取、客户结构、营收质量等。那些在供应链地位上实现跃升的企业,比如从Tier2向Tier1转变、从提供零部件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等,这种边际改善往往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重估机会。

  王森则认为,核心零部件企业是稳健的投资选择,其价值在于技术确定性强、竞争壁垒高,且单机价值占比不低,比如减速器、伺服电机等生产企业。这类产品的研发周期长、工艺壁垒高,一旦形成技术卡位,在行业放量期不可替代。当然,投资者还需重点关注通过头部厂商认证的供应商,同时跟踪相关公司在技术突破(如新材料替代等)与客户拓展进度等方面的边际变化。

  “整机制造企业代表着长期赛道的天花板,投资逻辑则依赖‘门票争夺’的结果。这类公司需具备硬件集成、软件迭代(如具身智能大模型)与场景理解能力,能跑通商业模式并实现规模化交付的企业将享受到最大的红利。”王森说。

  三类企业凸显投资机遇

  年内,人形机器人板块牛股频出,比如唯科科技、浙江荣泰等,均已走出了翻倍行情。

  牛股迭出的背后,是国内完备的制造业积累。当前,人形机器人已成世界各国在科技行业的必争之地,中美两国无疑是这一新生赛道的领跑者。然而,基于各自禀赋,两国在该领域突围的方向也不尽相同。

  王森指出,凭借人工智能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与高端芯片的技术壁垒,美国在人形机器人的“大脑”——智能化决策、环境感知与自主学习系统方面保持领先,为机器人赋予了更接近人类的交互与执行能力。当然,美国的短板也较为突出,大规模量产能力的相对薄弱也使得硬件落地严重依赖于全球供应链,而中国则在硬件集成与成本控制效率上展现了显著优势。经过多年产业升级,中国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突破70%,在运动控制模块、高精度关节模组、环境传感器等关键硬件领域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沉淀与产能储备,能够为机器人提供从核心部件到整机装配的全链条支撑。

  “在这种互补又竞争的格局下,中国有望凭借三重优势分食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超50%的增量蛋糕:一是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从研发补贴到应用场景培育形成了完善的支持体系;二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基础,能够快速响应规模化生产需求;三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天然试验场。”王森表示。

  李朝昱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表示,中国的制造基因与美国的人工智能生态形成战略互补——硬件规模化与算法智能化共振,双方共同促进产业技术迭代,加速产品逐步走向成熟与落地。国内产业链中,能够在机器人行业深度参与者主要有三类:一是宇树、智元、优必选等一众创新型本体企业;二是特斯拉、小米、小鹏等整车厂;三是产业链上游的软硬件零部件制造企业。

  张璐则称:“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蛋糕足够大,我更关注三类企业的机会。”首先,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这类企业在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环节具备突破性创新能力,能够为机器人装上“智慧大脑”或提供“灵巧身体”。其次,是场景驱动型企业。这类深耕细分场景的企业能够将人形机器人与特定行业深度结合,往往能更快实现商业闭环,比如工业制造的柔性装配、物流仓储的复杂分拣等。最后,是平台整合型企业。这类企业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能够连接技术与市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