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11:47:10 股吧网页版
两年2万亿!美联储能“鲸吞”下所有美国政府新发短债?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曾介绍过,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破天荒头一回通过单笔短期国库券拍卖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这一前所未有的规模既凸显出了美国政府眼下融资需求的庞大,也显示出美国财长贝森特眼下正愈发依赖于短期债务来维持政府支出的运转。

  而很有意思的是,贝森特的天量短债发行大计,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关键“帮手”,尽管这个“帮手”如今正饱受特朗普政府的攻击……

  美银策略师Mark Cabana和Katie Craig在上周五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联储美债持仓结构的潜在调整,可能导致其在未来两年内购买近2万亿美元的短期国库券,这几乎足以覆盖同期美国财政部所有的短期国库券发行量……

  美银预计美联储最终将调整其投资组合,以更好地对其资产端和负债端进行匹配,此举将防范利率风险和资产亏损情况,同时缩短负债久期。这最终也将为财政部带来一笔急需的资金帮助。

  美联储将把50%资产变成短债?

  Cabana在采访中表示,如果美联储将到期的抵押贷款证券(MBS)再投资于短期国库券,并逐步将到期国债置换为短期债券,这一操作的(年)规模可能接近1万亿美元。

  令人惊讶的是,财政部近期才发行了约1万亿美元的短期国库券,而美联储其实完全有能力将其全部买下(尽管这有点不可思议),这也将为美债曲线前端创造新的需求来源。

  美银策略师在报告中认为,美联储未来可能将其近50%的资产转向短期国库券,以匹配其短期负债端的规模——主要是准备金和逆回购协议,并吸收财政部TGA账户现金余额的变化。

  他们估计,假设美债财政部在2026年10月之前保持长期债券拍卖规模稳定,2026财年的短期国库券供应量将达到8250亿美元,2027财年将达到1.067万亿美元。

  美银指出,假如美联储采取此举,这一转变将有助于确保市场对短期政府债务的强劲需求,从而缓解市场对财政部大规模发债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的担忧。

  最快本周发布的纪要中可能就有眉目?

  美银报告还表示,尽管美联储目前仍在缩减其资产负债表——即量化紧缩(QT),但政策制定者最近的言论已表明,有关投资组合的讨论,最早可能会出现在定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发布的FOMC 7月会议纪要中。

  美联储理事沃勒此前已表示,美联储采取这种方法是为了确保(资产配置的)最优结构。而美联储一位高级顾问近来的论文,也主张采取这样的政策。

  美联储官员在2024年底连续降息后,今年始终将基准利率保持在4.25%-4.5%的高位不变。因此,其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净收入目前仍为负——即其支付给银行准备金和其他负债的利息高于其债券持仓带来的收入,这已给美联储运营造成了压力。

  达拉斯联储的一份工作论文对三种资产配置类型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久期匹配(短债占比上升)有助于降低收入波动性,而多元化投资组合更具可行性且集中风险较低。

  根据美银的分析,美联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快速增加短期国库券的持有量:

  ①再投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到期和提前偿还部分,每月金额约为100亿至200亿美元;

  ②增加准备金余额,以抵消非准备金负债的增长并保持平衡,这将需要每月约100亿至200亿美元的资金;

  ③将所有到期的长期国债再投资于短期国库券,这将导致每月约200亿至600亿美元的购买规模。

  Cabana和Craig预计,美联储将在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最迟为2025年12月)后,立即开始调整其再投资策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