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交易正在推动股市泡沫?事实上,自人工智能在近两年多来推动美股不断走高以来,这一直是美股市场上最大的争论点之一。
而相信AI将改变经济的股市多头往往不愿将其与25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他们认为,与互联网繁荣的早期不同,真正的利润点已经显现出来。因此,“这一次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并向这些投资者喊话称:“这次最好有所不同。”Hartnett在过去几年里经常对市场的牛市持怀疑态度。
在最新报告中,他分享了一张图表,突显了投资者对AI将产生的影响有多乐观。它显示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普通股股东愿意为每1元净资产支付的价格,表示了市场对该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数据显示,该估值指标目前处于5.3的历史新高,超过了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顶峰时的5.1。

与此同时,其他经典估值指标也反映出了相对于历史水平的市场泡沫。例如,Hartnett还分享了一张图表,显示了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除了2020年8月,它目前也处于互联网泡沫时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已达到38.6倍。

“席勒市盈率”,即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剔除通胀因素后用10年的平均盈利来计算市盈率,而普通市盈率以过去一年的盈利来计算,从而可以平滑经济周期对估值的影响。过往数据显示,美股CAPE超过25倍就进入“非理性繁荣”的疯狂期。
2007年5月,美股的CAPE为27.6倍,这个数字后来成了这一周期的峰值,之后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今年1月的CAPE曾一度达到31,之前高点包括1929年股市崩盘时的峰值(33)和2000年股市暴跌50%前的数值(44)。
高估值往往反映了对未来盈利的高预期。有时,这些预期会被证明过高,价格会得到纠正,但它们并不一定会出现泡沫。到目前为止,许多人工智能公司的盈利不断超出预期,这表明这种乐观情绪是有道理的。
与短期表现相比,估值更能预测平均长期回报,华尔街对未来几个月市场走向的看法也存在分歧。尽管有人呼吁谨慎行事,但许多策略师仍在继续上调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终目标价。
上周早些时候,贝莱德(BlackRock)全球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表示,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环境”,这要归功于对股票的强劲需求、即将到来的降息以及近期生产率和盈利增长的提升等因素。
最后,Hartnett表示,如果市场真的开始回落,他预计债券和非美国股票将受益。提供此类交易敞口的基金包括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 (AGG)和 Vanguard FTSE All-World ex-US ETF (V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