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IDC发布了《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全面向生成式AI演进》报告。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增长55.3%。百度智能云、阿里云位居市场并列第一,其次是腾讯云和华为云。增长驱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生成式AI应用的扩展,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机器学习训推需求的明显增长,带动了平台层以及应用层的AI市场增长。
近期,半导体行业迎来多重利好催化。相关ETF方面,双创50增强ETF(588320)紧密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旨在反映两大板块中代表性科技企业的整体表现。其权重行业聚焦电子(36.18%)、电力设备(20.55%)、通信(17.73%)等核心创新领域,重仓成份股包括CPO龙头中际旭创(7.15%)、新易盛(6.94%)、天孚通信(1.82%)等,是追踪中国科技创新龙头的重要投资标的。
产品表现方面,截至2025年8月18日 14:34,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强势上涨2.25%,双创50增强ETF(588320)上涨2.13%, 冲击6连涨。成分股石头科技上涨14.05%,润泽科技上涨7.67%,先导智能、蓝思科技等个股跟涨。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57.51%,其中权重股中际旭创上涨9.14%,新易盛、寒武纪等跟涨。
具体到指数重仓行业来看,有机构指出,2025年上半年,通信相关产业链整体高景气延续,不同板块分化显著:算力板块表现最为亮眼,全球AI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强劲释放,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光模块、光器件与光芯片龙头普遍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锂电板块方面,“反内卷”背景下锂电领先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稳中向好。近年来,锂电池及锂电材料企业产能扩张加速、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储能电池、磷酸铁锂正极、负极、隔膜等行业大部分企业出现显著亏损。在反内卷持续推进与价格法修正背景下,伴随行业出清加速与技术迭代推进,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湘财证券指出,全球AI需求持续向好,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板块整体景气度显著提升。AI大模型的持续突破及AI智能设备的普及正带动端侧算力需求快速增长。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先进存储产品、GPU及边缘计算/端侧算力芯片等硬件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此外,美国拟对进口芯片征收高额关税,或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进程。
天风证券指出,近期覆铜板核心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建滔积层板已发布涨价通知,CEM-1、FR-4等主要产品每张加价10元。这一提价动作反映出上游材料成本压力正逐步向下游传导。同时,AI服务器需求旺盛带动高性能PCB产品需求,进一步支撑覆铜板价格走势。在成本端与需求端双重推动下,电子产业链上游材料环节有望迎来盈利修复,相关企业业绩弹性值得关注。
双创50ETF增强(588320)一键打包科创创业板块优质资产,精准把握自主可控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