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16:13:54 股吧网页版
首投320亿元后 今年追投50亿元 宜昌邦普加速布局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路通讯员谢雪娥实习生刘湘韵

  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占地6092亩的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正加速崛起。

  2021年10月签约落户宜昌,2022年9月,第一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利用产线试产;今年1月,追加投资50亿元,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年底即将投产。

  作为邦普循环和宁德时代在国内布局的投资最大、综合性最强、产品最全的一体化工厂,邦普宜昌基地目前年产值已突破百亿元。

  一块电池的循环之旅

  废旧电池被“吃干榨尽”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邦普循环厂区。(受访人供图)

  8月4日,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邦普循环放电车间,一块块板砖模样的废旧电池在生产线上流动,完成放电程序后,它们将依次进入破碎车间、浸出除杂车间和合成车间,开启“变废为宝”的循环之旅。

  200米外的仓库里,形似面粉的磷酸铁已打包装车,即将发给客户。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公共关系部经理陈兆哲介绍,回收废旧电池产出的磷酸铁和碳酸锂,是生产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料,可再次用于生产新的电池。

  2021年,总投资320亿元的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项目落户宜昌,建设覆盖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集约化基地,由邦普循环、邦普宜化和邦普时代三个项目构成。

  “上个生产环节产出的废渣,可以成为下个环节需要的原材料。”陈兆哲说,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内实现所有原材料管道运输和化学原材料的自产自用。

  通过邦普研发的DRT定向循环技术,可支撑从生产、回收再到生产,从原料、废料再回到原料,最终形成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资源再生的产业闭环,实现锂回收率93.8%、镍钴锰回收率99.6%。

  形似面粉的磷酸铁粉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路实习生刘湘韵摄)

  2024年,邦普循环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难题上取得技术突破,实现了短程提取磷酸铁锂中的磷、铁、锂等元素,成功制备磷酸铁,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磷酸铁再生材料产业化并取得经济效益,赢得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关注。

  目前,宜昌邦普循环每年可回收废旧动力电池15万吨,生产出6万吨磷酸铁、1.5万吨碳酸锂和1.5万吨再生石墨,相当于处理60万辆报废新能源汽车。预计全部项目投产后,产业园可实现年回收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

  据测算,每回收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相当于减少原矿开采进口150万吨。

  车间单体产能全国最大

  链式布局抢占行业制高点

  废旧电池在生产线上放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路实习生刘湘韵摄)

  废旧电池回收,只是宜昌邦普循环经济的一部分。

  8月4日,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内,邦普时代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雏形已现。

  “1月签约、2月开工,预计12月底投产。”项目建设负责人王凤龙介绍,该项目主要采用行业领先的新一代磷酸铁锂技术,计划建设3个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

  与传统磷酸铁锂产品相比,新一代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更高,以其作为正极材料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充电速度更快、容量更大,能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快充、长续航的市场需求。

  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将邦普在宜昌布局产业链进一步向下延伸。

  陈兆哲介绍,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预计2028年全面建成,实现满产后,每年能为超过40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正极材料,实现400亿元产值。产业园将打通磷酸铁锂材料制造的关键环节,实现资源-材料-回收的循环发展模式,完成全链条闭环。

  邦普循环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定向循环企业,2024年锂电池及废料回收量全球市占率达16.1%,排名全球第一。其生产的三元材料、再生三元前驱体材料、再生三元正极材料、再生磷铁前驱体材料及再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24年全球市占率也均排名第一,分别为13%、38.8%、27.6%、50%及20%。

  “今年是宜昌邦普由建设为主切换至运营爬坡为主的关键年。” 陈兆哲说,未来公司将继续牵手湖北、深耕宜昌,为支点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近年来,在邦普的磁吸效应下,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在宜昌相继落户,宜昌新能源电池材料正从单一结构走向聚链成群,向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迈进。

  仓库中打包好的碳酸锂成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路实习生刘湘韵摄)

  【责任编辑:贾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