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姣,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司贝贝、李骥骁,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其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从概念普及迈向规模化推广,但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壁垒等困境。作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如何以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引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其中,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作为柔性税收征管的重要创新,近年来在优化税收管理、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纳税信用评级制度通过资源倾斜的方式,有利于引导制造业企业将资源聚焦于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其数字化转型进程。
《纳税信用评级是否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纳税信用评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旨在揭示纳税信用评级的政策效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一、以纳税信用评级为切入点的创新视角
目前大量的文献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研究,但是关于税收征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讨论不多,其中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更是较少。本文以纳税信用评级政策为切入点,以 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通过研究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果,扩展了纳税信用评级政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功能认识;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准确识别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路径,即“声誉效应”“融资效应”和“督促效应”。文章为持续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思路,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二、纳税信用评级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基准效应:纳税信用评级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连续3年获评A级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提升,证实政策效应的真实性。
(二)作用机制:三条路径推动转型。包括缓解融资约束,即纳税信用评级通过 “融资效应” 降低企业融资难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即A级评级释放企业合规经营信号,增强投资者与供应链伙伴的信任,助力转型资源整合;抑制管理层投资不足,即评级引发的社会关注对管理层形成 “督促效应”,推动管理层加大数字化转型长期投入。
(三)异质性特征:政策效应因企业类型而异。纳税信用评级对于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非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政策效果。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证实,纳税信用评级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抑制投资不足,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在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等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优化评级体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数字化转型成效纳入评级指标,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化评级,降低企业参与成本。
强化引导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以纳税信用为依据放宽融资门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评级与转型数据,将转型成效纳入管理层考核。
实施差异化政策:对非国企、资本密集型企业加大政策倾斜,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为重污染企业配套环保与数字化融合的专项支持。
综上,完善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可有效破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 “资金、信息、动力” 瓶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出自: 李玉姣,司贝贝,李骥骁. 纳税信用评级是否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J].金融市场研究,2025(7):12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