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23:56:50 股吧网页版
线上平台疑现“三无”产品减肥针:多位消费者反映出现剧烈呕吐 涉黑金、IT30等多个品牌
来源:蓝鲸新闻

  蓝鲸新闻8月18日讯(记者赵凯)当减肥不再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当抵御美食的诱惑和运动的艰辛不再需要长期坚持,当减肥来到“一针就能瘦”的时代,世界上似乎不再会出现胖女孩。

  近日,随着越来越多GLP-1产品的获批,“减肥针”开始爆火,但是蓝鲸新闻发现,线上平台出现多款自称“转运蛋白”系列产品,包括it30、黑金等,这些针剂需要自己配比进行注射,而多位消费者反映使用后出现剧烈的胃痛和呕吐。蓝鲸新闻咨询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都对“转运蛋白”一无所知。

  一个礼拜掉十五斤?这些产品的成分并不清晰

  “惊呆了!138yuan7天掉7斤。姐妹们真的可以试试黑金,它能短时间让你达到理想体重,好多姐妹问,效果这么好有没有副作用:有,就是不想吃饭,饱腹感强,那减肥不就是少吃不吃嘛?会有一点小难受,但是跟瘦下来的体重比,我觉得可以忽略不计。”线上社交平台某营销号如此宣传道。

  蓝鲸新闻发现有营销号在网络平台售卖名为“黑金”的减肥针产品,并以价格低、短期内起效快、几乎没有副作用为卖点,直接“拿捏”用户心理。除了上述“黑金”产品以外,还包括IT30、橙鱼、黑鱼等产品,其均称为转运蛋白系列产品。

  那么到底什么是转运蛋白?

  根据网络平台营销号的介绍,专利转运蛋白:核心成分IT30靶向转运蛋白源于人体天然胆固醇转运蛋白代谢机制,经基因重组技术升级,可精准锁定脂肪细胞,加速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并促进其代谢排出,实验室数据显示单次注射后24小时脂肪代谢效率提升300%。

  还有营销号将转运蛋白描述为“代谢开关”:“可使脂肪吸收率下降47%!精准拦截:识别并‘卡住’脂肪转运通道;热量欺骗:让肠道误判营养摄入量;代谢加速:促进脂肪分解酶活性提升2倍。”

  不过,蓝鲸新闻咨询多位临床医学专家和研发人员均表示,对于转运蛋白是什么并不清楚。

  有上海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向蓝鲸新闻表示,并未听说过相关的技术,按照其描述是所谓的细胞保存液,但具体是什么细胞也不知道,消费者注射最大的风险可能就是不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

  多位消费者表示使用后出现强烈呕吐

  “打到医院了,本来还行,喝了一点酒以后直接喝水就吐,低钾血症。”

  “连吐两天两夜,第三天实在扛不住去医院打吊瓶了,每天晚上胃疼的哭,吃什么吐什么,医生说胃里面都是肿的,疼的身上冒冷汗,特别是有胃病,气血虚的,千万千万不要打。”

  “我看很多帖子说能瘦就买了,也便宜,打了以后就一直吐,停不下来,然后就胃炎”

  除了说不清的成分和技术,有多位消费者向蓝鲸新闻反映使用后出现了强烈的呕吐和不适。

  以其中一款产品IT30为例,其显示,生产企业为:肽诺生物基因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售后服务单位为:IT30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蓝鲸新闻查阅天眼查信息显示,肽诺生物基因科技 (广州) 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企业注册资本218万元人民币。

  2024年9月10日,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肽诺生物基因科技 (广州) 有限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处罚事由显示:通过上述调查取证,现已查明,2024年3月9日当事人通过1688网购平台销售4盒产品名称为“一秒瘦冻干粉”的化妆品,该产品未经过备案且产品标签内容与《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化妆品标签不一致,标签不真实、完整、准确。2024年3月21日,当事人得知网购平台产品信息有误后,立即将产品下架。经计算,涉案产品货值金额为257.99元,无违法所得。当事人在网购平台上销售“一秒瘦冻干粉”产品时,产品页面上显示该产品品牌为“OEMODMOBM”,名称为“一秒瘦冻干粉”,备案号为“粤G妆网备字2022296286”,宣称“各大功效对抗肥胖”,“紧致肌肤改善多余油脂收缩身材”,“玲珑曲线改善全身油脂健康安全排出”,“轻松减重改善多余油脂收缩身材”……以及“各大功效对抗肥胖”,“紧致肌肤改善多余油脂收缩身材”,“玲珑曲线改善全身油脂健康安全排出”,“轻松减重改善多余油脂收缩身材”……,当事人不能提供上述宣称商品性能、功能的证据材料,且当对商品的性能、功能表述不准确。

  处罚结果显示,建议本局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作出从轻行政处罚如下:罚款11000元。

  而关于IT30产品的售后服务单位:IT30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蓝鲸新闻并未在天眼查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查阅到相关信息。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联席合伙人天牧生命科学法律团队联合创始人桂辛律师向蓝鲸新闻表示,依据我国《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对于注射类且会被人体吸收的产品,应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因未实际看到具体产品,无法就具体产品作评论,但就目前了解到的类似产品的信息来看,若使用的是第一类医疗器械的备案编号,按照注射方式使用的产品显然不符合我国对该类产品的管理规定,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也无法检索到相关编号,则消费者使用该类产品可能会存在较大风险。建议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注射服务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认产品为第三类医疗器械且在有效期内,避免使用违规产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小英曾经向媒体表示,减重药物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服药物,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保留的不多,如奥利司他,其作用是减少脂肪从消化道吸收,但减重幅度较小,难以满足多数超重、肥胖患者的目标。另一类是注射类药物,主要为生物制剂,以GLP-1类药物为主。

  李小英曾指出,GLP-1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胆囊炎、胰腺炎的发作风险,虽然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对于甘油三酯水平非常高的患者,是不适合使用的,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先到医院做检查。此外,一些内分泌源性的肥胖,也需要到医院进行排除。像某些有家族性甲状腺疾病(并非指甲状腺癌这类,而是其他相关家族性甲状腺疾病)的情况,非医疗机构无法鉴别,也需要到医院排查。因此,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患者应先到医疗机构进行筛查,排除禁忌症后,才能更放心地用药。

  多位临床专家指出,即使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GLP-1类药物也都是处方药,获批适应证都有BMI限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目前已经有医院设立医学体重管理中心,这类中心通常以医生为主导;医院外也有很多所谓的“体重管理中心”,但这些中心可能并非由专业人士进行检测和开具处方,选择产品和平台时都更需要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