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
8月18日,大盘全天震荡走强,盘中上证指数最高至3745.94点,北证50大涨创新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728.03点,涨0.85%;深证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北证50涨6.79%,刷新历史新高;科创50涨2.14%。
超4000只股票上涨
“第一个工作日,比起工作来,算一下股票账户赚了多少钱,才比较让人兴奋”“最近大盘很好啊,想入一波但是又怕现在是高位,真是纠结”……
在不少新老股民的热议下,昨天的A股创下多项纪录。
其中,沪指盘中最高站上3745.94点,创下自2015年8月20日之后的新高。另外,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深成指、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7641.21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另外,根据实时数据统计,截至8月18日10时34分,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从板块来看,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一度冲高,指南针、同花顺双双续创历史新高。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强瑞技术等20余股涨停。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北方稀土等涨停。
多重因素共振推动
有业内观点指出,本轮行情既是政策红利释放、产业升级提速等多重因素共振推动的结果,也是全球资本再配置趋势下外资回流、国内“资产荒”背景下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货币政策是影响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因素。我国央行在去年12月末将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推动降准降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创出历史新低,为股市发展提供了史上少见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撰文指出,中国股市正在展现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现在的股市和10年前的牛市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从相似之处来看,这轮行情启动的原因类似,是政策支持加上资金推动:中央多次提出要稳住楼市股市,持续活跃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持续巩固良好势头。政策的支持,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各路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为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其中,资金流入的一个表现是居民存款向资本市场‘搬家’。”
连平也表示,近期居民存款入市信号明确。今年1—7月非银存款合计增加4.6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73万亿元,7月以来这一趋势明显增强。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认为,近期A股市场成交量超2万亿,主要原因在于行情向好,赚钱效应明显,带动个人投资人入市,融资余额快速上升,与此同时,此前机构仓位普遍偏低,近期出现普遍净流入,杠杆资金、量化私募、游资和部分机构资金积极推涨A股。再者,政策面积极信号不断,增强了市场信心,推动资金频繁交易,共同促使成交量大幅提升。
机构喊出“健康牛”,上涨的行情能够持续多久?
在接连创下多项新高之后,多家券商机构对于当下的市场抛出了“慢牛”的判断。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对这波上涨的行情还能够持续多久更为关心。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后续A股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本轮慢牛行情始于6月23日,共有4个特征:结构性景气是当下市场的主要推力;内外部不确定性限制短期资金的快速涌入;市场做多方向明确但节奏稳健;上半周强于下半周。目前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注意市场后续过热可能。中期市场慢牛行情后续2个演化的可能:一是市场回调整固,放慢上涨节奏,市场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续;二是市场加速赶顶,可能因为交易过热或交易结构恶化出现大幅回调,导致本轮慢牛行情结束。”
而在兴业证券看来,当前的A股市场可能正在历经一轮“健康牛”。该券商指出,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其次,即便指数创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