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13:07:20 股吧网页版
《2025一线城市青年婚育观全景报告》发布
来源:上观新闻

  结婚、生育更讲求个体意愿;裸婚、协商姓氏、尊重自主选择等观念正在悄然蔓延。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陌上花开在对1327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发布《2025一线城市青年婚育观全景报告》。

  对结婚近半数认为“顺其自然”

  被调研人群中,约半数年龄在30至35岁之间,八成分布在北上广深。虽然83.2%处于单身状态,但68%拥有1-3段情感经历。

  当被问及“结婚是否是人生必然选择”时,49.7%认为“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排斥”,41.4%依然觉得“结婚是必须完成的人生课题”,还有8.9%直言“单身也能过得很好”。在关于“从认识到结婚的可接受时长”调研中,39.4%的被调查青年选择“6个月到1年”,23.5%觉得至少1-2年,34.6%可以接受“半年内或闪婚”。

  当下青年对恋爱更清醒

  数据显示,54.6%的被调查青年把恋爱心态归为“随缘不强求”,36.8%直言“快给我一个对象”,真正说“智者不入爱河”的只有3.4%。一面是41.1%的被调查者依然相信自己可以勇敢去爱,另一面,近六成人却给出了现实的理由:17.6%觉得“爱不起”,22%说“没空爱”,还有19.3%坦言“意愿上不敢爱”。“搭子”没有、暧昧没有、暗恋也没有,“孤岛青年”比例上升至近六成。

  这届青年并非不需要爱情,而是更清醒:爱需要时间、金钱和情绪的可承受成本。现实里,他们陷入“城市青年爱情困境”——工作压力和忙碌挤占了恋爱的时间,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和生活开销抬高了情感的门槛,感情失败的代价也让其更怕付出得不偿失。机会不多、相亲和熟人圈有限,可发展的对象更少。

  “女追男”“孩子随母姓”都没什么不可以

  数据显示,当代青年对“谁先追谁”不再执着,传统的“男追女”性别角色正在弱化,亲密关系更看重真实吸引和情绪回馈,而非仪式化的性别分工。面对“女追男”,63.3%的被调查青年表示“只要相爱谁追谁无所谓”,真正坚持“必须男生先追”的仅为13.9%。在谈及家庭分工时,52.6%的青年主张“平等分工、沟通商量”,35.3%表示“不在意分工,只要相互支持”,坚持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仅占8.3%,“谁赚得多谁决定”的只有3.8%。

  在关于“孩子是否必须随父姓”的调研显示,只有21.6%的被调查青年坚持“必须随父姓”,41.5%认为要夫妻协商决定,还有36.9%表示“随谁姓都行,健康成长最重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82.2%的被调查青年赞同古老的观念,认为“门当户对能减少婚后矛盾”。在选恋爱对象时,性格、外貌和三观是前3位考量因素;而到了选结婚对象时,性格依旧第1,三观升到第2,经济条件、未来潜力、家庭背景的权重显著提高,外貌和身高则往后排了。

  四成有强烈生育意愿

  在房贷压力、教育焦虑和育儿资源紧张的现实面前,“可以生,但没那么强烈”成了多数人的理性选择,也是对冲不确定性的自我保护。生育则成了一道要在经济能力、生活质量、自我价值之间反复权衡的选择题。

  数据显示,39.9%的被调查青年有非常强烈的生育意愿,55.5%表示“愿意,但意愿不强烈”,还有4.6%明确选择丁克,没有生育意愿。即便计划要孩子,89.5%的人理想子女数也停在1—2个,三胎及以上只占5.1%。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