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迎来重大突破,沪指于周一(8月18日)最高报3745.94点,创下近10年新高。周二沪指虽冲高回落,但高点仍刷新至3746.67点。
今年以来,随着A股行情不断向好,外资机构对A股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资金流入,还体现在对A股公司的调研热情以及持仓布局等多个方面。对国内投资者而言,紧跟外资机构动向,或许能为投资A股提供不错的参考。
外资净增持态势逆转,配置意愿显著增强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近期给出的这一数据,清晰展示了外资对A股市场态度的转变。
其表示:“2025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较为稳定。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规模上升,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近期外资投资境内股票总体向好,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尤其是五六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显示全球资本配置境内股市的意愿增强。我们判断,未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空间。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约为3%~4%,受多重积极因素支撑,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
外资调研热情高涨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调研热情。Wind数据统计显示,外资机构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达4766次,调研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行业分布方面,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等板块受到外资机构重点关注。半导体领域尤其受到青睐,澜起科技、东微半导、纳芯微、中微公司等公司均吸引了众多外资机构调研。医药生物板块同样获得较高关注度,迈瑞医疗、百济神州等公司调研热度居高不下。从调研内容来看,外资机构重点关注企业的产品研发进展、海外市场布局、并购计划等核心问题。人工智能应用、人形机器人布局、创新药研发、分红计划等成为调研热点话题。
据悉,外资机构对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表现出浓厚兴趣。
进入下半年,外资机构调研持续提速。统计显示,Wind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截至8月18日,外资机构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524次,涉及509只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和仪器、电子元件、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医药等板块。
加仓A股这些QFII最积极
不仅外资机构积极调研A股公司,今年以来,QFII加仓A股也是越来越积极。
从今年一季报披露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来看,共有49家不同QFII机构现身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截至一季度末,巴克莱银行持有(现身“前十大”)188只A股,较去年末增加67只个股,成为加仓最积极的QFII。
此外,高盛国际持有94只个股,环比增加54只个股,瑞士联合银行、摩根大通、美林证券等,都在今年一季度在A股大举扫货。

而从持股市值变动情况来看,据wind统计,阿布达比投资局持股市值增加超29亿元位居第一;摩根大通持仓市值增加超11亿元、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巴克莱银行的持股市值也增加近10亿元。
再看QFII机构在一季度加仓的个股,也常有亮眼表现。
比如阿布达比投资局加仓的生益科技,今年涨幅近90%。而摩根士丹利和UBS在一季度共同加仓的宏景科技,今年涨幅更是超过200%。
还有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UBS共同加仓的龙溪股份,今年也有翻倍表现。
深水海纳,被摩根士丹利、UBS、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高盛国际五大QFII集体加仓,今年累计涨幅也超过100%。

二季报陆续披露外资动向成重要参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不少个股年内取得较大涨幅,QFII机构也会相应调整持仓。比如前面提到的宏景科技,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持有105万股,为第四大流通股东,UBS持有近54万股,为第十大流通股东。但宏景科技前不久公布的中报显示,上述两家QFII机构均已不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由此可见,二季报哪些公司被QFII大举增持,这才是当下相对最具有时效性的公开信息。
随着上市公司二季报开始陆续披露,投资者可以紧跟外资机构动向。那些被外资机构频繁调研、重仓持有的个股,或许存在着投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资机构的投资决策是基于其自身的研究和判断,国内投资者在参考时,还需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总的来说,外资机构对A股态度的大转变,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在全球资本配置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正逐渐成为外资布局的重要方向。而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QFII等外资机构的动向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参考指标,有望借助外资的智慧,在A股市场中淘得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