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记者孙广见)当前,我国算力总规模持续攀升,智算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产业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一边是重金打造的算力中心利用率不足,资源闲置;另一边是中小企业、科研团队为满足碎片化的算力需求四处奔走,求而不得。
这一困局折射出算力资源调度机制缺失、技术适配不足、政策执行偏差等多重壁垒。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破局关键在于激活闲置资源、降低使用门槛、构建算力产业生态,通过政策精准引导、技术创新驱动与市场机制协同,打破算力供需壁垒。
激活闲置资源是关键
面对部分算力资源“空转”与需求端不足的矛盾,业内人士指出,在供给侧构建智能调度平台与创新服务模式是盘活闲置算力的关键。
单从供给量来看,我国算力供给可谓“充足”。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48EFLOPS,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了智能底座。但这其中有一部分算力因各种原因被“闲置”浪费。
为解决算力资源调配难题,我国已建成以“东数西算”为代表的一系列算力调配工程。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贾珊珊指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到215.5EFLOPS,要实现与算力任务需求的精准对应,需进一步建立基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的算力资源调度与匹配平台,并构建统一、智能的算力资源池和任务调度平台,以便实时采集、分析各类算力资源(如GPU、TPU等智算设备)的负载状态、性能指标等数据。
作为算力资源提供方,北京超算从服务模式创新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加入算力网可以将算力提供给更大的平台,实现算力项目的合作;面向科研领域提供按需使用的服务模式,进行削峰填谷;转型提供基于AI模型的推理服务,通过MaaS等方式提供服务。
同样聚焦于资源整合与市场机制,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规划咨询部总工程师董正浩提出应建立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将分散的算力设备集中管理,形成“资源池化”模式。同时探索算力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建立算力交易市场,将闲置的算力资源进行交易,实现算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降低使用门槛是核心
在需求侧,碎片化、分散化的算力需求,特别是来自中小企业和科研团队的需求,亟需“普惠化”解决方案。专家指出,需通过政策工具、技术适配与服务体系创新,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科研团队等用户的算力获取和使用成本。
在政策层面,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北京出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智能算力券”等手段促进资源普及与国产替代,创新“1度算力”计量机制,降低中小企业门槛。
技术服务商也在积极适应需求变化。浪潮云从过去以集中提供通用算力为主,到现在适应客户对算力服务小型化、专业化、分散化的需求,建设了人工智能工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算力服务。在推动普惠的策略上,浪潮云总经理助理尹萍提出构建三级算力网络,依托“东数西算”工程构建核心层(长三角、粤港澳等)满足实时推理,枢纽层(内蒙古、贵州等)支撑批量训练,边缘层(工业园区等)实现端侧响应,通过差异化布局降低行业应用门槛。
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是当务之急。贾珊珊提出“降成本、拓场景、优生态”三措并举,具体包括“推广弹性租赁模式,以”算力小时卡“”模型训练套餐“等轻量化服务通过分时租赁、资源共享减少中小企业初始投入”,以及“构建场景化算力方案”和“培育算力服务生态”。
董正浩介绍,普惠的算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资源。比如中国联通依托“联通云”平台,实现“一市一池”算力资源覆盖200+城市,提供低成本、易部署的算力服务。通过“云原生”技术优化,中小企业可按需租用高性能算力,无需自建硬件设施。
亟待构建算力产业生态
尽管我国算力规模庞大,但在关键技术、核心硬件、应用深度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差距。记者了解到,我国算力产业目前还存在结构性短板,高端处理器、加速卡自给率较低,单卡算力效能整体低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应用集中于互联网、电商等场景,在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高精度领域缺乏标杆案例。
要实现国产算力硬件的突破,离不开应用端的积极适配与支撑。北京超算CTO(首席技术官)甄亚楠介绍,北京超算已经成立了国产化应用推广团队,持续集成、部署、优化国产芯片,降低用户对国产芯片的适配难度;同时通过沙龙、论坛等方式,定期分享性能情况,将高性价比的国产方案推荐给最终用户群体;并成立评测实验室,邀请潜力用户进行测试验证。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尹萍认为应该探索“效果付费”模式,如医疗诊断按例分成,推行“硬件+服务”捆绑策略,通过服务订阅实现持续收益;跨行业挖掘价值,如能源与城市规划模型结合、工业与物流调度联动,拓展算力应用场景。
构建高质量数据闭环是释放垂直领域算力价值的关键。在董正浩看来,通过整合企业长期积累的业务数据,可显著降低模型训练参数规模,推动“数据-算力-场景”闭环,优化算力供需匹配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强化国产硬件支撑、推动全链条协同创新,并通过场景闭环激发垂直领域算力需求,才能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