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琼斯)用一张“贷款明白纸”,列明企业向银行借款需承担的各类支出,算清企业融资的“放心账”,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记者8月19日获悉,为了让企业融资成本看得见、算得清、可比较,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
2024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川五个省份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范围逐渐扩大,已经涵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
“以前贷款就像开盲盒,签完合同才发现还有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等各种‘隐藏款’。”一家企业负责人说,现在贷款时,每一项成本都列得清清楚楚,在贷款前就可以全面了解所有成本项目。
在试点中,银行会同企业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即“贷款明白纸”),逐项明确企业获得贷款所需承担的利息和非利息成本,按统一方法折算成年化率,清晰、真实、全面展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对各类融资费用进行统一明示,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分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业内专家介绍,利息成本方面,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发布公告,要求推动所有贷款产品明示年化利率水平。借款人对贷款利率已经比较了解,近年来贷款利率也明显下降。2025年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较2018年下半年本轮降息周期以来的高点下降约2.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上述专家介绍,非利息成本主要指融资费用,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涉及多个收费主体,收费名目多、不透明,层层叠加,导致部分企业“体感”的融资成本仍较高。
“对许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而言,融资费用往往是综合融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示包括各类融资费用在内的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成为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关键一环。”业内专家表示。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推动、加强引导,做好对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培训,与各方形成工作合力,并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开发计算小程序,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便利银行和企业操作。
“总体看,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业内专家表示。
首先是提高融资“透明度”,保障企业知情权。“贷款明白纸”详细列明了企业需承担的贷款利息支出和各项非利息支出,并列示了收费主体、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减少信息不对称,使企业对各项融资费用心中有数。
比如,小微企业主吴先生向福建海峡银行申请了一笔200万元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在贷款方案设计阶段,客户经理向吴先生说明了综合融资成本的具体构成及费用承担情况。
除贷款利息外,该笔业务还涉及抵押登记费和评估费。客户经理告知吴先生:涉及的抵押登记费80元由厦门市不动产中心收取,评估费500元由银行认可的评估机构收取,以上两笔费用均由银行承担,企业无需额外支付其他费用。
通过展示清单内容,吴先生清晰了解了融资的全部成本。由于银行报价透明、没有隐藏费用,双方最终顺利签约。吴先生说,“贷款明白纸”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更精准的财务规划和融资比较。
吴先生的经历不是个例。企业普遍反映,填写“贷款明白纸”帮助其全面了解银行贷款产品和融资费用来源,知悉了银行让利情况,充分保障企业知情权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其次,提高融资“适配度”,推动融资成本下降。企业通过填写“贷款明白纸”,能够更加全面、清晰了解是否充分享受了优惠政策,还有哪些减免空间,能够在“明底数”的情况下争取政策优惠,或通过议价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比如,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某建材公司在工商银行申请了贷款500万元。在填写“贷款明白纸”过程中,客户经理了解到企业采购原材料主要用于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向企业介绍了担保公司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性优惠费率政策,并向担保公司申请了优惠费用,1年可节约成本1.25万元。
最后,提高银企“信任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贷款明白纸”将散落在合同或协议文本中的各项成本归集到一起,便于银行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也有利于增强银企双方互信,深化合作共赢。
“来银行办贷款,比中介忽悠的节省了2万多元。”晋江市某小型企业负责人说,清晰透明的贷款成本信息,让其吃下了“定心丸”。
因急需50万元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这家小型企业差点接受了资金中介抛来的“融资方案”。建设银行晋江分行在为其填写“贷款明白纸”后,发现不仅贷款利率较高,企业还需支付1.5万元“介绍费”。
在了解企业对融资成本的忧虑后,建设银行晋江分行为其办理以住宅抵押的经营贷款,贷款利息较低。此外,住宅评估费用、房屋抵押登记费用、房屋保险费用均由银行承担,综合核算融资成本年化利率仅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