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辛巴在其“818”周年直播中宣布,因个人健康原因,将正式退出直播行业,他创立的辛选集团将由妻子初瑞雪接管。
身体问题之外,辛巴还被自创品牌致癌风波围绕。介于其过往几次隐退又几度复出,辛巴这次退场究竟是被动的“不得已”还是主动的“以进为退”?外界各种猜测都有。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几个超级主播转身为标志,属于超头主播的时代,正渐行渐远。
作为平台的头号主播,辛巴退场,符号意义远超事件本身。从薇娅因偷逃税被罚13.41亿元,到李佳琦因“花西子事件”惹怒打工人遭遇信任危机、小杨哥带货月饼爆雷、老罗主动减少在“交个朋友”的直播场次……几大超头横跨各大平台,个体事件很快引发了公众对直播带货行业的质疑。
流量和GMV飙升,导致以个人IP为核心的主播容易被反噬。系统性风险接连爆发,也让规避超头风险成了主播本人、平台、品牌各方不约而同的共识。
平台不愿意再扶持下一个超头,直播机构也不再押注于一人,而是走向公司化、职业化、专业化。大主播集体减少直播场次,有人跨界转型,有人退居幕后,暗合了直播行业整体去头部化的大趋势。
消费者也在自身的购物实践中,完成了对直播间的祛魅。
即便超头主播能带来极致低价,也未必意味着极好的购物体验,而低价还有可能只是套路,随之而来的便是大主播影响力、带货力下行。
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投流成本越来越高、坑位费佣金压得商家喘不过气。主播仿佛赚了所有人的钱,注定不能让一个业态获得健康持久的生命力。
主播曾经作为生产和消费间的桥梁,将大量平价供给规模地聚集起来并带入消费市场,但头部效应和强势议价权也将这个角色异化,变成链路中争议最大的中间环节。
每年的818前后,辛巴总会搞点节目出来。这一次,节目的核心是自己以及逐渐告别超级主播的行业。
如今,整个直播行业的转向非常清晰:监管趋严、增长放缓、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要让围绕超级主播的混乱无序与矛盾丛生,透过喧嚣的表层,回到行业中去。
没有了超头的直播电商,应该是合规压力之下,整个业态逐步实现从“追人”到“追专业”的转变。用专业度的提升来倒逼选品规则重置,平台重掌流量分配权,有竞争力的优质品牌夺回话语权,后端供应链真正施展魔法,让消费者最终受益。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