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
在此背景下,高层会议再度提及房地产,释放进一步“稳楼市”的积极信号。
“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止跌回稳’依然是房地产政策目标,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新一轮楼市支持政策有望开启。
陈文静表示,近期市场确实出现转弱迹象。“8月初,北京已经率先落地优化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限购政策、加大公积金政策支持,预计未来上海、深圳或将跟进优化限购政策,更多城市落地房地产支持政策,中央层面也存在政策进一步发力空间。”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看来,此次会议的表述明确了“采取有力措施”的政策导向,说明对于各地后续政策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示出措施出台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各地有望进一步加快政策出台,且政策层面的力度要超过此前一轮的政策,对于下半年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严跃进表示。
除了止跌回稳态势有望持续巩固,多位业内人士亦认为,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更多配套政策或将落地。
陈文静认为,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土地、金融等配套政策或已在路上。她预计,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未来或将强化货币化或房票安置,收储存量商品房用于安置房等也将对房地产销售形成重要支撑,相关资金卡点有望进一步畅通。
严跃进则强调了城中村改造与需求释放的联动效应。
“不少地区已明确部分高库存区域通过房票方式安置,这意味着‘城中村改造—使用房票—改善性需求释放—消化库存’的机制更为清晰。”严跃进预计,近期地方层面的城中村政策文件会加速出台,叠加“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有望成为新一轮住房销售提振的重要窗口期。
严跃进表示,可密切关注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域,如轨道交通沿线、高校和产业集中片区、大规模城中村等,“这些区域将是后续各地持续改造的重点,也有望带来改善性需求的集中释放”。
除此之外,“多管齐下”亦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关键词。业内普遍认为,改善性需求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确定性主流需求”,供需两端政策均有望协同发力。
在供给端,陈文静认为,“以好房子引导改善性需求”将成为方向。她预计更多城市会建立“好房子”标准,优化计容规则,并通过减免税费鼓励房企提供更多高品质住房。
在需求端,则有多条路径值得关注:一是通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公积金首付比例、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式给予多孩家庭更大购房支持,降低购房门槛、提高购房能力;二是加大住房“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畅通一二手链条;三是给予购买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家庭更大的公积金、购房补贴支持,进一步促进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总体来看,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本次会议释放出鲜明信号,房地产在稳定宏观经济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止跌回稳”仍是明确目标,未来支持房地产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均将是政策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