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23:10:20 股吧网页版
2025南国书香节:始于图书,成于文化消费新业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八月,墨气涌珠江,书香漫羊城。

  为期五天的2025南国书香节于8月19日圆满闭幕。今年的南国书香节以“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为主题,设立“阅·世界”“阅·未来”“阅·生活”“阅·广州”四大主题展厅,规划24个特色馆和4大功能互动区,不仅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全民阅读的嘉年华,更以突破性的国际出版资源聚合效应和“科技+艺术+人文”的业态融合创新,刷新了外界对传统书展的认知。

  自1993年创办至今,走过32载的南国书香节正持续释放从“区域书展”向“国际平台”跃升的强劲动能。今年有不少数据都相当亮眼:本届书香节通过“1+1+N”模式(1个线下主会场、1个线上云会场、N个特色分会场),打造1个主会场、联动467个特色分会场,主分会场共举办2335场文化活动,累计吸引超550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活动期间,全省主分会场参与人数高达275万人次,这些活动覆盖城乡社区、交通枢纽等多元场景,推动文化消费从中心城市向县域、乡村渗透,织就全域书香网络。

  今年还有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携近50万种各类出版物和文化创意产品到场展销,包含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成果,近2万种来自欧美、日韩等国际顶尖出版机构的进口原版图书,其中有30%为内地首秀,并首次引入博洛尼亚书展插画奖作品及国际无字书大奖。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全球文化消费选择,更让书香节成为中外出版机构版权洽谈的超级平台。截至发稿前,本届书香节已推动102项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落地。

  历经32年的蜕变,南国书香节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展销平台,而成为了以书为核心,串联起文化消费、国际版权贸易、科技体验、IP开发等的文化经济综合体。

  文化消费的“引进来”新动能

  本届南国书香节精心打造的“阅·世界”主题国际文化展厅,既是国内读者触摸全球文化脉搏的窗口,也是中外出版机构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敲定版权合作的关键平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明“引进来”搭建了高效桥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国际品牌出版馆内,全球出版巨头的集结为文化交流注入强劲动能:欧美区汇聚了企鹅兰登集团、阿歇特出版集团(签约J.K.罗琳等国际名家)、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哈利·波特》出版方)等行业领军出版商,展出了非常多的重点畅销新书。如年初刚出版的比尔·盖茨首部深度自传《源代码》,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全新英译作品《不做告别》,以及投资分析师Brett Gardner撰写的重磅新作《巴菲特的早期投资》等。而在艺术专区中,泰晤仕与哈德逊、费顿、ACC Art Books三大顶级艺术出版社均有参展,把全球艺术出版的顶尖水准呈现在广州观众们的眼前。像是为纪念英国面料品牌Liberty创立150周年出版的艺术原版书《设计·图案·颜色》,日本艺术家作品集《奈良美智》、艺术史经典著作《艺术的故事》等图书,涵盖当代艺术、艺术史经典和现代建筑大师等领域,代表了艺术出版领域的高品质与权威性。

  在日韩区,日本两家最大的知名图书发行商东贩、日贩株式会社联合讲谈社、小学馆等日本出版巨头,通过艺术时尚、日文动漫等特色专题带来年轻读者们喜爱的出版物,还特邀日本知名动漫商店Animate加盟带来了丰富的图书周边产品,延伸了IP的衍生价值;而韩国知名图书发行商斯百瑞出版社则带来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作品及韩国本土的读物,为中韩文化互鉴增添了多元视角。小语种专区则臻选了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原版图书,涵盖经典文学、艺术绘本、专业教材及哲学论著,为读者开启通往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进一步拓宽文化交流的边界。

  今年的书香节上,港澳台出版区分别以单独展馆的形式构建起各具地区特色与文化深度的交流空间。其中,香港馆延续历年高人气,打造了“潮阅香港——香港出版印刷与流行文化”主题空间,不仅呈现了香港出版双年奖、初创计划等政府资助项目的获奖作品,更通过“创意角”展陈影视海报、黑胶唱片、卡带等周边藏品,串联起香港影视、音乐、漫画等流行文化脉络;澳门馆则以“‘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年”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澳门地区出版的精品图书,宣传当地文教、科普、中医药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出版成果。

  据港澳台及国际出版馆的承办方中华商务贸易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南国书香节上,仅2025年上半年刚出版的海外畅销新书他们就带来了近两千种,有不少还是刚出版就登上国际各大畅销书榜的知名大牌作家的新作,很多图书在内地还没有中文简体版出版,是首次与内地读者见面。据悉,中华商务在各大电商平台的畅销榜单还是不少内地出版社评估海外版权价值的重要参照,而书展现场汇聚的大量新品现货与市场一手信息,更使其成为业内人士洞察引进趋势、发掘合作机遇的关键平台与风向标。

  值得关注的是,中华商贸还将电商预售的概念搬到了书展现场,专门为尚未出版但读者普遍关注的图书开设“Forthcoming”新书扫码预订模式,为读者“追新”提供从线下到线上的预订服务,也为海外出版商提前锁定市场需求、降低发行风险提供了数据支撑,推动传统书展从“展示平台”向“精准交易”升级。

市民在香港馆选购图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梁信/摄

  出版业“走出去”的破圈实践

  在积极吸纳全球出版精华、搭建国际文化引进桥梁的同时,本届书香节更以系统性布局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通过内容创新、版权合作与平台搭建,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转化为可感知的国际影响力,构建起双向流动的文化贸易生态。

  今年国际出版品牌馆专设了中国影响力专题,汇集一众海外出版的关于中国题材的精品好书,成为了展现中华文化全球辐射力与海外研究新动态的又一个重要窗口。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唐氏东亚艺术研究中心耗时十年编纂的《观象敦煌》,不仅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更以学术著作的形式推动中国石窟艺术走向世界。日韩区也特设了中华文化研究专区,展示日本汉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以及《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的日文版本。这些来自全球的精品出版成果,既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对标样本,也通过版权合作的潜在可能,让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拥有了更精准的路径。

  除了展销精品图书之外,本届书香节还组织了多场“粤版图书走出去”的签约仪式,南方传媒旗下多家出版社与来自德国、希腊、埃及、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出版文化机构在书展现场举办了10多场版权签约与版贸洽谈活动,签署了《广东简史》希腊文版、《大国筋骨》阿文版、《冬牧场》希腊文版、《如风似璧》阿文版、《口袋里的人工智能系列》哈萨克文版等版权合作协议。此外,还策划举办了“智取未来:科技重塑世界出版新生态”论坛、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等系列论坛,以搭建高质量的对话平台。

  哈萨克斯坦游牧民族文化基金会执行董事巴燕·哈布拉西女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哈及中亚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而图书与文化项目正是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纽带——其团队不仅每年翻译20余本中国图书,依托专业的汉学家团队保障翻译的学术严谨性,更致力于在中亚地区推广中国的图书,同时助力中亚出版物及出版社进入中国市场。巴燕强调,图书出版文化交流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时间、精力与资金的系统性工程,目前中亚各国均积极参与到中国图书的翻译推广活动之中,双方的交流也已发展为广泛的合作。

  谈及推广中的挑战与突破,她提到,因为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差异,初期推广曾遇到困难,但目前已逐步打通合作渠道,中亚国家正积极建立在中国的社交媒体阵地,为图书合作拓展空间。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传统文学的领域,中亚读者对中国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上的成果尤为感兴趣。巴燕透露,其团队正重点推广与IT产业和经济领域相关的中国书籍,以推动中亚与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深度交流,而南国书香节这样的平台正为这种跨国多元合作提供了关键的对接窗口。

在中亚馆选购特色商品的市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梁信/摄

  重构阅读经济的新业态版图

  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本届书香节较往年呈现出了更多突破传统书展边界的新变化:科技元素正深度融入阅读场景,像是《广府梦华录》的VR体验、数字科技馆的孩教圈AI阅创馆等,让阅读从静态的翻阅转向动态的交互、趣味体验与创意生成;这种变化在分会场同样显著——广州铁路分会场在广州白云站开展的“书香铁路·我喜爱的好书推介活动”由AI主持串场、邀请名家康震分享创作故事;深圳分会场依托全市六大书城活动多点开花,龙华以“探索无界”为脉络构建了AI书展,无不彰显技术对阅读形式的革新。

  与此同时,各类IP融合的文创产品持续升温,文创消费从图书的“附加品”升级为了支撑书展经济的主要支柱。一位书店主理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去年参展时,他发现了实体书店的图书销售难以与出版社在价格上直接抗衡,后来发力布局文创成为了实体书店转型的有效突破口。今年特设的“渡渡潮活馆”邀请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潮玩企业参展,以呈现潮玩、动漫等领域的产业创新成果,还配套举办IP创作者沙龙、新品首发会等活动,将文创打造成连接读者与文化IP的情感纽带,拓宽了产业价值的边界。

  今年书香节还延续了往届的市民都比较喜爱的集章活动,通过集章引导市民探索不同的展区,让原本可能走马观花的逛展,变成一场主动发现好书、了解不同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尤其对青少年群体而言,降低了他们接触严肃阅读的心理门槛,也让书展从“单向阅读”升级为“多元参与”。当人们为集章走进书展,便有了与一本好书、一种文化不期而遇的可能,这种“因趣而入,因书而留”的过程,恰恰是书香氛围深入人心的体现。

  从科技赋能阅读场景到文创激活 IP 价值,从集章互动带动参与到跨境预售打通供需链路,南国书香节正以“文化消费新引擎”的角色,推动出版业跳出“图书销售”的单一赛道,在“内容+服务+生态”的多维空间中实现“破圈”——这种升级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文化生产力的释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