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A股迎来两大重要里程碑:上证指数创出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近年来,监管层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指明路径。笔者认为,当下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背后有着政策制度、资金和企业基本面等多重支撑,也与践行“三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息息相关。
其一,制度根基不断夯实,为理性投资护航。近年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注册制改革稳步实施、退市新规严格执行,共同构建了更加规范、透明、有活力的市场生态。
一方面,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2025年上半年,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另一方面,市场“新陈代谢”加速。随着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主动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增多,同时优质企业上市稳步推进,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生态逐渐形成。
其二,“长钱”持续流入,价值投资成为共识。以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国内长期资金,以及通过沪深港通等渠道流入的境外资金,为市场提供了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活水。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均持续提升。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另据高盛集团PrimeBrokerage数据,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这些资金通常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偏好基本面扎实的优质标的,其配置行为对稳定市场中枢起到关键作用。长期来看,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鼓励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长钱”将持续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
其三,上市公司质量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呈现稳步提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公司治理,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提升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9日,A股共有118家上市公司公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产业整合活力加速释放,助力企业进一步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识也显著增强。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披露的数据,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9%;连续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多。随着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截至8月19日,已有逾百家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A股上市公司积极回馈投资者渐成风尚,进一步为长期投资提供信心。
笔者认为,面对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各方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三投资”理念,唯有政策端以制度培育“耐心资本”土壤、机构以专业能力播撒价值种子、投资者以定力穿越周期波动,资本市场方能沿着长牛、慢牛的轨道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