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证指数盘中强势攀升,成功突破2021年2月创下的3731.69点高位,刷新近十年新高。与此同时,居民资金入市的节奏也有所加快。不过,近期多家银行却发布公告重申,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基金、虚拟币等投资领域。
银行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期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一些关于通过银行信用卡套现入市的帖子有所增多,有部分持卡人甚至分享了此前套现买房的技巧,并称如今亦可如此操作,并将套现资金投入股市。
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资金违规入市的规定早已有之。对于持卡人来说,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一旦被发现,可能受到账户冻结、征信受损等惩处,影响个人信用状况。
银行重申信用卡资金禁止入市
近期,陕西农信发布的一则《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引起市场关注。
在这则公告中,陕西农信列出了多项银行卡资金用途的禁忌,其中包括了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虚拟币、投资性贵金属、股权投资及其他权益性投资等。
陕西农信还指出,对于持卡人违规用卡出现监管机构规定或其认定的风险特征的,陕西农信将对信用卡账户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提前终止分期、降额、限制交易、止付等风险管控措施。随后,陕西农信旗下近10家农商行集体转发。
有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地方性银行往往信用卡套现风险较高,地方农信客户群体风险意识相对薄弱,更容易出现违规套现入市行为。此次集体行动,可能是监管部门统一部署的结果。
不过,多家股份制银行也于近期升级了信用卡资金的监管措施。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在8月5日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2025年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该行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对该受控金额进行资金用途管理。
“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为转入我行借记卡内的信用卡透支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及信用卡、博彩及其他违规领域。”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指出,若信用卡资金用于以上领域,可能交易失败。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则于近期更新《华夏银行信用卡预借现金条款及细则》。在该细则中,华夏银行要求持卡人承诺预借现金资金不得用于购买股票、有价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等领域。该细则已在今年8月7日生效。
预借现金是银行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的小额现金借款的业务,持卡人即可通过取现或转账的方式获取资金。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业务可以将信用卡资金转入银行卡或者直接取现,是可能会将资金提出投资股市的业务。不过,当前银行也普遍提升了资金追踪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信用卡资金进入股市等领域。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信用卡资金只能用于消费,不能用于购买股票等投资理财行为,这是信用卡性质和监管制度明确规定的,并不是近期才提出来的。近段时间来,A股市场持续走高,投资者热情升温,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的行为有所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多家商业银行发布提示,提醒持卡人用好信用卡,不可违规用于投资股票,是非常必要的。
需警惕信贷中介套现导致的信贷资金违规入市
“一般来讲,预借现金的利率比较高,因此投资股市的风险也相对更大。”信用卡专家董峥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虽然预借现金可以将信用卡资金取出,但相较于直接消费,预借现金没有免息期,且普遍按天计算利息,日利率约在万分之五左右。这意味着年化利率已达到了18.25%左右。也正因为其利息较高,预借现金业务主要用于消费者平时应急之用。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资金违规入市主要的途径是套现。董峥表示,一些投资者可能会通过线下门店的一些虚假交易套现,其手续费远低于信用卡预借现金的成本。他还指出,套现信用卡资金违规投资,与电信诈骗、过度消费、网络赌博等并列,是当前造成信用卡持卡人出现巨额逾期的主要风险点。
不仅如此,当前消费贷、个人经营贷利率相对较低,有业内人士担忧,这些信贷产品也有资金被挪用至投资股市的风险。而在上一轮股市大涨时,有银行就曾因此提前收回贷款。
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部分投资者也分享了自己借款投资教训。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在2021年开始接触股市,前期投入金额较小,虽然曾有亏损但在去年小牛市中转了20多万。尝到投机带来的甜头后,他不仅将所有积蓄投入股市,还贷款入市,加上账户融资杠杆拉满,一共投入超过450万。但最终由于股市震荡导致爆仓。
“永远不要贷款炒股,别幻想能有稳定收益偿还贷款。”另一位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此前负债55万炒股,最终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将一家人全部积蓄掏空,负债也未清零。如今相关贷款已逾期。
除了上述投资风险之外,董希淼表示,信用卡持卡人要合理合规使用信用卡,不可将信用卡资金用于购买股票,也不可套现用于偿还贷款等。如果违规使用信用卡,相关资金将可能被银行追回,信用卡额度可能被降低,还可能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影响日后的借贷等行为。
“对金融机构而言,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信贷资金用途、流向的监控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可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完善风控模型和算法,进一步加强对信贷用途和资金流向的管控,努力防范相关信贷资金被挪用、贴息资金被套取。
此外,董希淼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借助监管科技手段,构建覆盖全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向监控系统,提升信贷资金用途监控的能力和效率;建议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借款人、持卡人编造消费资料、挪用信贷用途的违规成本,建立挪用信贷黑名单等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信贷资金被挪用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