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主办,期货日报承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启幕。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以“期货市场创新与产业企业风险管理”为主题的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上,来自交易所、行业协会、国内外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等的代表为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建言献策。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利用期货和衍生品管理风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期货市场,是产业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稳定锚”和“推进器”。期货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郑商所高度重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产业企业稳健运行。截至目前,郑商所共上市47个品种,形成了聚酯、煤化工、盐化工、油脂油料、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为相关产业企业避险提供较为完备的工具体系。
“郑商所秉承市场优先的服务理念,立足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痛点,构建‘点链面’立体服务矩阵,系统地助力企业破解参与障碍,持续提升市场服务质效。此外,我们坚持贯彻‘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监管思路,严厉查处违规行为,运用大数据平台加强重点品种风险监测,有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会企业代表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已从企业的“加分项”跃升为“生存项”。
嘉吉恒瑞前高级顾问高杰表示,跨国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风险,因此急需借助一些工具来有效管理和降低这些风险。衍生品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各类风险。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开始运用期货、期权等工具来管理风险敞口,以应对价格波动,锁定利润,确保企业经营的可控性。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行业协会、产业企业以及专业机构的代表,围绕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