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调整援助是指政府帮助因国际贸易环境突然变化、进口激增或产业被迫转移等而陷入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的一种制度安排。8月19日,2025长三角国际经贸风险防范应对与发展会议在沪举办。会上传出信息,截至目前,上海贸易调整援助的服务范围已覆盖超万家企业,包括纺织、芯片、钢铝、化工、光伏等多个行业。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当下,长三角外贸再度展现强劲韧性。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稳定发挥全国外贸“压舱石”作用。这份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政府积极协调,精准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重点问题,全力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2025长三角国际经贸风险防范应对与发展会议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商务部门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上海进出口商会主办,苏、浙、皖相关商会协办。
会上,《贸易调整援助服务指引(2025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长三角版)》先后发布,2025贸易调整援助百场培训进万企活动宣布启动。为将贸易调整援助政策惠及更多长三角企业,充分发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专业机构集聚的优势,会上还揭牌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服务站——长三角地区贸易调整援助虹桥服务站,多家国内外商协会在会上携手发起成立贸易调整援助国际市场开拓服务联盟,为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搭建高效协作平台。
据了解,上海是我国最早试点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地区。2021年,上海率先出台相关办法,并搭建了上海市贸易调整援助公共服务平台。近年来,上海还推动成立长三角贸易调整援助行业服务联盟和长三角贸易调整援助专业服务联盟,发布国内首部《贸易调整援助服务指引手册》,开展贸易调整援助百场培训进万企等活动,助力企业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