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韩燕)新华-中国(海南·澄迈)香蕉系列价格指数:2025年8月11日至2025年8月15日,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环比上涨,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跌,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环比持平。
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
图1 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8月15日,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报56.61点,较8月8日上涨9.77点,涨幅20.86%;较基期下跌43.39点,跌幅53.16%。
本期(8月11日到8月15日),海南产区统货均价约为1.36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0.23元/斤,涨幅20.48%;云南产区统货均价约为1.02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0.08元/斤,涨幅8.93%;广东产区统货均价约为0.83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0.20元/斤,涨幅31.58%。
2025.6.20-2025.8.15香蕉产地价格均价表(单位:元/斤)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
图2 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8月15日,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报691.37点,在蕉农田头价格盈亏点(758.21点)下方,较8月8日上涨134.57点,涨幅24.17%;较基期下跌308.63点,跌幅30.86%。
图3 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一、二、三等品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2025年8月15日,海南省皇帝蕉一等品价格指数报642.50点,较8月8日上涨120.47点,涨幅23.08%;较基期下跌357.50点,跌幅35.75%。二等品价格指数报602.34点,较8月8日上涨120.47点,涨幅25.00%;较基期下跌397.66点,跌幅39.77%;三等品价格指数报562.19点,较8月8日上涨120.47点,涨幅27.27%;较基期下跌437.81点,跌幅43.78%。
从采集点来看,本期(8月11日到8月15日)澄迈县产地皇帝蕉一等品成交价均价为1.57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34.29%;皇帝蕉二等品成交均价为1.47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37.50%。乐东黎族自治县产地皇帝蕉一等品成交价均价为1.57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34.29%;皇帝蕉二等品成交均价为1.47元/斤,较前一期(8月4日到8月8日)上涨37.50%。
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
图4 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8月18日,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报133.35点,较8月11日下跌2.23点,跌幅1.64%;较基期上涨33.35点,涨幅33.35%。
从采集点来看,本期(8月12日到8月18日)北京销地批发均价为2.69元/斤,较前一期(8月5日到8月11日)上涨1.32%;天津销地批发均价为2.63元/斤,较前一期(8月5日到8月11日)下跌4.96%。
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
图5 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截至8月15日,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报617.71点,较8月8日环比持平;较基期下跌382.29点,跌幅38.23%。
香蕉产业新闻摘要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8月13日,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主任Dieu Leveut一行5人到访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儋州综合试验站,参观海南省级香蕉种质资源圃,并与儋州站团队围绕香蕉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资源保护展开深入交流。此次参访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热带农业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中刚农业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儋州站站长魏守兴表示,未来将积极探索与刚果布的技术协作模式,共同应对全球香蕉产业面临的挑战。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8月12日,应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处邀请,国家香蕉(芒果)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李云锋教授、李鹏飞副教授等赴中山市进行香蕉病害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发现:当地蕉园管理都比较规范,未发现香蕉枯萎病、香蕉细菌性软腐病、香蕉黑星病和香蕉束顶病;香蕉叶斑病发生较轻,发病率均在1%以下;一处废弃蕉园发生香蕉细菌性鞘腐病,有传染新蕉园风险;有疑似香蕉苞叶花叶病发生。
澄迈“6+2”农产品品牌
“6+2”农产品品牌是澄迈农业品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别的闪光点,“6”是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桥头地瓜、澄迈山柚油、无核荔枝、无籽蜜柚,“2”是澄迈凤梨、大丰妃子笑。2022年,澄迈县“6+2”农业品牌种植规模达到17.57万亩,收获面积11.58万亩,总产值达13.79亿,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
澄迈通过“6+2”农产品品牌打造工作,在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的整体形象上下功夫,确保农产品品质;全力推动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培育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力争每个品牌至少打造一个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多措并举加大农业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擦亮农业特色品牌。
除此之外,在农业品牌化推进过程中,澄迈县设立8家农业科研机构,聘请科研院所农业专家,培育脱毒种苗、选育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制定推广生产技术标准。
沉香产业新闻摘要
南海网:8月14日报道,在澄迈县加乐镇效古村,年过六旬的蔡亲信有个响当当的“标签”:国家林草局评定的“沉香土专家”。自2012年起,蔡亲信跟着县林业部门技术员学习育苗,试种沉香苗,开办加工工坊。2013年,他牵头成立合作社。2018年建粗加工厂,2020年上精油提炼设备。如今合作社有58户,种植2000多亩沉香,年产值超800万元,社员年均分红4万多元。因技术过硬,蔡亲信被国家林草局评为“沉香土专家”,还当选县政协常委。
海南在线:8月15日报道,在琼北红色沃土上,澄迈县文儒镇正以1.2万亩沉香种植规模扛起海南沉香产业发展大旗。2013年,文儒镇被批准为国家沉香种植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该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沉香种植从零散化向规模化转型,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沉香规模化产业链。目前,文儒镇已有沉香加工基地30家,沉香种植合作社18家,带动3000余农户参与种植,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昔日的革命老区正以“一棵树”带动“千户富”的实践,诠释乡村振兴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