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涛通讯员李林牧张雨叶欣)“现在能吃一大碗饭,还能和老姐妹打麻将!”8月18日,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内,86岁的詹婆婆(化姓)在儿子陪同下,将绣有“高尚医德暖人心精湛医术为患者”的锦旗赠予医护团队时,爽朗的笑声感染了每个人。
8月1日,詹婆婆突发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随恶心呕吐。起初家人以为休息即可缓解,不料疼痛持续加剧,次日晚紧急送至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经检查,患者胆囊已肿大至12×7×6厘米,内部充满胆泥及多发结石,胆囊壁增厚至0.7厘米,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然而,詹婆婆的病情远比想象中复杂。其儿子透露,老人虽意识清醒,但患有高血压、阵发性房颤,2010年因急性心梗植入心脏支架并形成室壁瘤(破裂风险极高),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多家医院曾因心脏问题拒绝手术,开腹创伤大、微创麻醉风险高,只能保守治疗。”詹婆婆的儿子王先生(化姓)无奈表示。
“胆道炎症会加重心脏负担,若不及时处理胆道问题,可能诱发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指出。
面对患者强烈的治疗意愿,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麻醉科、心内科、血管外科、呼吸科专家联合评估,制定“抗凝药物桥接+微创胆囊切除”方案:术前逐步替换抗凝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术中全程监测心功能,预防心跳骤停。
8月6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腹腔镜下,医生发现患者胆囊因多次腹腔手术粘连严重,分离难度极大。“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心脏危机。”主治医师黄子锋回忆。最终,团队凭借精细操作,仅用45分钟便完整剥离胆囊,取出结石。术后病理显示,胆囊已因长期炎症刺激濒临坏疽穿孔。
“高龄、心脏功能极差、多次手术史,任何一项都是手术禁忌。”黄子锋医生坦言,“但多学科协作让我们敢于挑战极限,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更是关键。”
考虑到詹婆婆的心脏风险,术后她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次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在医护团队的指导下,她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甚至用乐观态度感染了整个病区。“婆婆总说‘要早点好起来打麻将’,这种豁达的心态对恢复帮助很大。”护士长笑道。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提醒,胆心综合征是指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引发心脏不适的病症。胆道与心脏通过神经反射关联,胆道炎症或梗阻时,神经冲动可影响心脏,导致胸闷、心悸、胸痛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甚至心电图异常。诊断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治疗以解决胆道疾病为主,胆道问题缓解后,心脏症状多随之消失,及时处理胆道疾病是避免误诊为单纯心脏病的关键。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