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研究院8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截至8月17日,在核心城市土拍的带动下,300城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3.3%。
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加大了核心区地块的供应力度,尽管推出面积整体同比下降,但成交面积和土地出让金同比均实现增长,其中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幅均超30%,一线城市增幅更是超过40%。在溢价率方面,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较高,均在10%以上,显著高于三四线城市。
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核心城市土拍热度较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核心城市加大了优质地块的供应力度,推出不少位于城市核心区、配套成熟、低容积率(容积率≤1.5)的地块。以“好房子”建设为抓手,引导房企聚焦高价值区域开发。二是房企呈现“结构性看多”态势,今年以来房企拿地城市多集中在北上深、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保持“聚焦深耕”“精准投资”策略,聚焦确定性高的城市及板块。市场上“好房子”产品销售表现较好,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这些城市的拿地信心。三是近年来多地加快优化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如放宽阳台计容规则、支持建设立体生态住宅等,带动企业对新项目规划条件和去化速度预期的提升。
去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强调以需定供机制。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各地通过优化土地供给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北京、广州等核心城市在近两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中明确,土地供应向中心城区、轨道站点周边倾斜,加大核心板块的优质地块供应力度。2025年7月,《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强调,要“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预计房企将延续“聚焦深耕”的投资策略,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竞争态势或将延续,土拍分化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