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上海浦东新区在强化“四大功能”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对此,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8月20日在“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发布会首场——“打造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主题发布会上进行了权威披露,具体如下:
一是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新增了原油期权、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以及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等一批国际化交易品种,落地了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拓宽了“债券通”“沪港通”“沪伦通”等跨境投融资渠道,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上海价格”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更高能级总部经济,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9家、国际经济组织19家。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张江再出发行动方案,浦东新区集中力量建设国际一流张江科学城,聚焦高校、人才、融资、活力等关键环节用劲使力,优化创新生态,形成由14个大科学设施、1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所本科以上高校、50余家重点科研院所、17家新型研发机构、286家外资研发中心、908家企业研发机构、2787家专精特新企业、502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万家科技型初创企业组成的创新主体队伍,畅通“从0到100”的创新全链条。“十四五”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8.7%,财政科技投入五年累计553.04亿元,有效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5.69万件,增长1.81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30件增加到97件,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139项。
三是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三大先导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集成电路以“设计引领、全链布局”为重点,形成覆盖EDA基础软件、核心产品设计、高端制造封测到装备材料的全链条产业体系,2024年产业规模达到2947亿元,约占全国1/5。生物医药以“源创首发、走向世界”为重点,现有在研管线近2000个,其中一类新药800多个;研发成果进入爆发期,“十四五”以来获批国产一类创新药23个,国产创新三类医疗器械27个,总量分别达到28个、36个,今年获批一类新药6个,占全国14%。人工智能以“要素支撑、融合赋能”为重点,建设模力社区,累计集聚垂类模型上下游企业近200家,28个大模型已完成备案。
四是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去年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377.8万吨,首次位列全球第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588万标箱,助力上海港连续15年全球第一;口岸贸易规模达到10.64万亿元,占到全国1/4。
展望“十五五”,李政表示,浦东新区将为国担当、勇为尖兵,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挑经济大梁、勇当改革先锋、勇作民生标杆,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苦干实干拼命干、创新创业创奇迹,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