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8月19日至20日,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
会议指出,“十四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有关目标任务。
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安全高效、普惠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会议强调,农村公路发展逐步进入增量精准有序建设,与存量更新提质增效并重的新阶段。要准确把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推进三个转变:转变工作导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工作重心,更加注重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精准施策。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统筹衔接。二是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要强化本质安全、防灾减灾、运营安全、质量安全。三是扎实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要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乡物流更加畅通、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四是持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要注重规划引领、责任落实、数字赋能。五是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要扎实推进普通公路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养护工作力度、创新养护生产模式。六是有力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更好服务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此前表示:“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交通方式。”
7月2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路网质量、安全水平、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保障。
8月6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技术状况优良路率保持在70%以上,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旧桥梁(含生命通道渡改桥、漫水桥)9000座,农村公路安全和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55%以上,力争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基本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到2035年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当前农村公路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路网质量有待提升,管理养护短板较多,安全保障亟需加强,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等。
针对上述问题,《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路网质量、安全、运输、治理能力、出行服务、和美乡村、助力产业、就业增收等八项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按照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标准,打通乡镇、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快速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推动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抓紧升级改造、尽快实现达标。加快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