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人工智能(AI)政策支持,场景应用渗透提速等诸多因素推动,AI大模型市场规模持续攀升,相关领域发生多起大额投资事件,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模型开发平台市场规模达16.9亿元人民币。IDC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总监卢言霞表示,当前,大模型平台建设主要是围绕平台开发应用的形式展开。未来,一方面需持续降低平台的使用门槛,为用户提供低代码灵活的应用开发工具;另一方面则需面向专业人员持续打造高代码态完善的开发工具。
场景应用持续渗透拓宽市场规模
IDC报告指出,央国企采购大模型平台开发各种办公助手类提升生产力的应用,非央国企的行业企业使用大模型平台支持营销、客服等场景,互联网企业则倾向于在公有云的大模型平台上调用API来支持各种互娱类应用,这些AI应用的开发驱动了平台市场的增长。
从市场格局的角度,位居市场前六的厂商包括: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商汤科技、智谱AI、电信AI以及稀宇科技。此外,大力投入RAG技术并推进企业级智能体自优化的中数睿智、较早推出大模型平台的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等也是该领域值得关注的厂商。
出海已成为致力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中国企业的不二选择,尤其在生成式AI领域,社交、视频生成、音乐生成、游戏、AI翻译等中国的AI出海应用开始风靡全球。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大模型平台市场规模达8.6亿元人民币,用户主要在Azure上使用OpenAI GPT、在亚马逊云科技上使用Claude等。中国出海的企业中,也有众多企业选择在阿里云上使用大模型平台。
AI大模型领域投资金额持续增长
随着Chat GPT、DeepSeek等现象级大模型产品相继问世,全球积极探索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应用,AIGC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已然开启。AI大模型也成为市场投资的重要方向。
今年5月20日,美图公告宣布与阿里签署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可转债协议,双方将在电商平台、AI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在公司的2025上半年财报电话会上,美图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欣鸿透露,与阿里的合作分为大模型、电商和云服务三块,目前美图不会再做自己的视频基础模型,在视频模型方面应用阿里通义多模态、万相视频大模型等模型;在电商方面,结合美图AI试衣能力以及阿里商家的服装资源联合推进“AI试衣”功能,以及美图设计室输出部分能力如“AI商品图”进淘天商家后台让商家体验。
近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中国AI产业投资蓝皮书》(简称“蓝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AI产业领域共有投资案例1156起,披露总投资金额近850亿元;2024年AI领域投资轮次偏早期,A轮及A轮之前投资案例数占比近7成;A轮、B轮的平均投资金额均过亿元。
蓝皮书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59亿美元,同比36.2%;预计2025年全球算力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中国算力市场贡献度预计超过25%。AI大模型市场迎来大爆发,多模态模型和生成式AI或将主导市场增长,预计2025年生成式AI在企业端的渗透率将突破30%,金融、零售、制造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将释放万亿级市场空间。
根据清科创业私募通数据统计,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等五个地区在AI产业领域合计投资案例975起,占比84.3%;合计投资金额744.3亿元,占比87.8%。据了解,杭州近期推出了“杭创E站”平台。该平台创新推出覆盖“投、贷、补、担、保”五位一体的科创企业服务机制,根据科创企业的发展特征,将涉企政务数据与金融机构自有数据资源融合赋能、融资增信,提升企业综合信用评估能力,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联动服务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