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随着各城市陆续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城市间的排名也悄然出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位列前五,五座经济大市无一例外由服务业挑起增长“大梁”,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第二产业。
其中,深圳以18322.26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806.37亿元,占GDP比重超6成;增速达6.1%,超过第二产业及GDP增速。
综观深圳各区,除光明区、盐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尚未公布相关数据外,南山、福田、罗湖、宝安、龙华五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第二产业,多区服务业增长提速,生产性服务业反哺制造业趋势明显。
深圳服务业“超级引擎”凸显
上半年,南山区第三产业以3921.88亿元增加值领跑全市各区,深圳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超三成集中于此。

紧随其后,福田区第三产业以2694.78亿元增加值位列第二。从总量来看,福田虽与南山还有超过千亿元的差距,但依然断层领先于其后多区,同时在高基数上保持着8.8%的增速,高出深圳第三产业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大体量的南山与高增长的福田,当之无愧位列深圳服务业第一梯队,成为拉动深圳服务业增长的“超级双引擎”。
与2024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南山服务业增速提升0.9个百分点至4.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75.9%升至78.8%,经济基本盘进一步稳固。
服务业领域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胡润中国500强》榜单中,总部位于南山的腾讯控股位列第二;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来自南山的微众银行、大疆、丰巢科技、思谋科技、平安智慧城市等十余家企业上榜,其中多家来自金融、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
从产业规划来看,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创意产业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2025年南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模型、算力、语料、平台入手,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搭建具身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性能纤维材料、高精度飞控系统等重点领域发展低空经济等产业。
视线转到福田,第三产业占该区GDP比重达到9成以上。金融业作为福田的传统优势服务业,保持着较好的增势和较强的竞争力,今年上半年,福田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占深圳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44.8%,其中,资本市场服务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金融业之外,福田正在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业增长点。1-5月,福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3%。
同南山一样,福田区也涌现出服务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强势的金融业领域,总部位于福田的中国平安保险上榜《2024胡润中国500强》第8名;新兴的高科技领域,荣耀成为《2025全球独角兽榜》的新面孔,位列第20,今年3月,荣耀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超100亿美元,以构建覆盖全场景的AI生态体系。
工业区成服务业增长“黑马”
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有四个区第三产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分别是上述提到的福田区和宝安、龙华、大鹏新区。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龙岗区,今年上半年,龙岗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达5.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
而无论是龙岗,还是宝安、龙华,都往往以“工业区”的形象为外界所熟知,其第三产业反而表现出较大的潜力,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使其成为深圳服务业“黑马”。
今年上半年,龙岗区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动作频频,涌现出多个“服务赋能制造”的典型案例。7月28日,龙岗举办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开放日,这家6S店围绕机器人展销、服务、信息反馈、租赁、个性化定制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龙岗区庞大的机器人产业提供展示平台。
两天后,龙岗发布与高德地图共同打造的“空中高德”时空底座,通过产业平台聚合空域、数据、应用等要素,形成面向公众、企业与政府的智能化服务体系,服务更广阔的低空产业。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龙岗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83.7%,这意味着龙岗区还在持续加码现代服务业。
无独有偶,今年上半年,龙华区第三产业增速达7.9%,超过第二产业及GDP增速。其现代服务业体系正逐步完善,上半年,龙华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8%。
今年7月份,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再次公开谈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黄奇帆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服务业,不仅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是全世界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深圳工业大区持续加码服务业,恰恰反映出,在深圳产业提质升级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正走到舞台中间,成为产业“补链强链”不可忽视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