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今年,“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难”问题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其中,在广东2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有14所高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高校“未招满”。如湛江科技学院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后,“缺口”仍有2900余人。而在去年,湛江科技学院的缺额人数也曾达到两千多人。
除了广东,针对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广西、黑龙江启动了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其中,广西更是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云南则启动了第六轮征集志愿。在最后征集志愿时,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最初降低了30分或40分,所涉及的学校多数为民办本科院校。

7月30日,广西开始普通本科招生第四次志愿征集,且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来源:网络截图
事实上,民办高校缺额问题去年就已开始显露。“最近几年一直都有招生招不满的现象,但是2024年开始情况变严重了。”湖南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老师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此前报道,民办本科院校招生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生源主要来自省内,但各省生源规模差别却很大,因此,就容易出现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冷热不均。
据中国新闻周刊,相较于一般公办本科,民办本科的学费通常较贵。比如同样在长沙,公立大学医学院每年的学费通常在几千元,而民办高校长沙医学院每年的学费,则达到3万元左右。
而在付出高昂学费之后,不少家长都期待孩子能有较好的就业,但目前在招聘方面对于民办本科,仍有一些隐形“歧视”。“有些孩子要想读本科,只能上民办,对于这类咨询客户,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我们很多是劝复读的。”湖南一位升学规划师表示,除了高昂的学费,目前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也不吃香。
“作为普通百姓,供自己孩子上学,最为关注的是就业形势。这是民办高校招生遇冷的关键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广东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全国都有招生难的问题,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而且,不仅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难,公立学校也同样存在此难题。该工作人员说,因民办本科学费贵,不少学生选择读专科或者复读。
此前,独立学院,即“三本”,曾让民办高校辉煌一时。彼时,不少名牌大学都与民间资本合作,但之后,政策发生改变。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独立学院要么转设成为民办或公办高校,要么终止办学。此后,不少原独立学院成为民办本科。有业内人士坦言,没有了名校“傍身”,这类学校名气一落千丈,与兴盛时不可同日而语,最近几年招生情况也越来越差。
都是民办学校,为何福耀科技大学等新型研究型民办大学受到考生、家长热捧?储朝晖表示,像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建高校,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而且,这些新建高校都是按高规格、高标准建设,投入很大,连一般的公立高校都比不上,绝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没有这个能力去投入,无法复制这样的路。
专家表示,近年来,除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遇冷,民办初中、高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原因是民办本科院校学费贵,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就业行情不乐观等,导致了很多学生及家长做其他选择。专家呼吁,民办本科院校面临巨大挑战,需改变办学思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探索特色化办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澎湃新闻、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公开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