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宁电入湘”工程全面投产。“宁电入湘”工程是中国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起于宁夏中宁县中宁换流站,落点湖南衡南县衡阳换流站,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六省市,输电距离1616公里。
该工程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发电900万千瓦)。工程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创下同类工程新高。
据介绍,搭乘这条“电力高速”,只需0.0054秒,宁夏发出的丰富绿电就能传输到湖南,每年可替代湖南地区标准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相当于10亿棵树的年吸收量。
解读: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但地处中部,湖南缺煤、无油、乏气……能源资源“先天不足”,在全国能源与电力网络结构中,一直处于末端,能源对外依存度一度高达80%。
早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就以全团名义提交《关于支持湖南能源建设的建议》,建议加大“宁电入湘”“疆电入湘”工程支持力度,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能源支撑。当年6月,“宁电入湘”工程正式开工。
经过两年建设,今年6月底,“宁电入湘”工程试运行。据当地媒体报道,整个度夏期间,该工程保持300万千瓦以上高功率运行,平均输送功率接近湖南全省最高负荷的10%。待工程整体投产后,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到800万千瓦,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
湖南的用电量有多大?《湖南省能源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湖南全社会用电量为2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放到全国来看,湖南总量排全国第18名。2024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为6539万人,换算下来,人均用电3628度。
从供给侧来看,外来电是湖南省除火电外的第二大支撑电源。2024年,湖南从外净购入电量5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2.7%。随着“宁电入湘”工程投产,湖南外来电占比将接近30%。
不过对于湖南来说,电力“紧平衡”的状态还将持续。上述报告预测,2025年湖南能源对外依存度约74.6%。在专家看来,未来湖南至少还需要建设3—4条外电入湘通道,外电占比将提升到40%以上,这对当地解决用电“够不够、贵不贵”问题至关重要。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再次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的建议》。具体包括,大力支持“疆电入湘”工程纳入国家“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大力支持遵义—吉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督促相关单位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尽早核准并先行开工建设遵义—吉安天然气管道怀化—衡阳段。
#动向
上海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经济
8月19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湿地空间规划建设试点行动方案》并指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要更加注重道法自然,打造尊重生态规律的湿地空间,保留湿地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因地制宜实施分类保护利用。要更加注重普惠共享,打造全民可亲可享的湿地意境,让城市、湿地、社区等有机结合,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要更加注重保护利用,在守牢湿地生态安全边界基础上,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经济,让“最江南”与“潮生活”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广东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要来了
近日,广东召开网络视听产业政策包推进落实座谈会,全力推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营收已超过9000亿元,有望在2025年成为广东第十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创建了广州、惠州、中山、深圳4个省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园区,形成了以4K/8K超高清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重庆力争到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7年,力争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左右;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养老产业贷款增速保持在10%以上,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力度显著提升,养老金融体系更加健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充分;数字经济产业贷款规模达到1700亿元左右,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数字化转型应用进一步丰富。
东莞升级人才入户新政
近日,东莞市人社局对东莞人才入户政策进行了修订升级,印发《东莞市在职人才入户实施办法》,进一步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此次人才入户新政放开了学历类人才及技能获奖类人才的入户年龄限制、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类人才入户等措施,为在东莞就业创业、依法参保的各类人才提供便捷优质的入户服务。现行人才入户政策于2025年8月底到期,修订后的政策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声音
西安发文通知,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近日,一份《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的文件引发关注。该通知指出,“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
对此,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该份文件属实,有关部门会按照《通知》进行督促落实。”经记者梳理发现,广东清远、河南开封、江西鹰潭等多地相关部门此前已要求网约车平台严禁强制网约车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数读
平台数据显示:周末短途户外成新宠
小红书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户外观察报告》显示,“周末短途户外”已成为城市人群主流生活方式之一。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成为都市人周末“户外48小时”热门实践城市,上半年北京相关笔记总曝光量达18.96亿次,搜索量同比增长72%;上海地区笔记曝光量14.88亿次,发布量同比增长108%。嘉北郊野公园、青西湿地露营中心等地成为热门去处。
此外,西藏、云南、新疆等省份凭借独特自然景观,成为自然探索热门目的地;湖北、河北等省份则因提供滑雪、冲浪等技能培训,吸引大量学习者。城市周边水上运动、夜间骑行、溪降漂流等创新玩法不断涌现,露营与骑行结合、海边冲浪课程、雪原极速穿越等个性化体验快速传播。
#放榜
前7个月进出口数据发布,“外贸第一城”止跌
8月19日,深圳海关数据显示,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总额2.58万亿元,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这也意味着,深圳告别了连续6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取得了下半年的“开门红”。具体来看,深圳前7个月出口1.56万亿元,下降5.4%,进口1.02万亿元,增长9.4%。
从贸易方式来看,前7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2万亿元,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下同)的54.9%。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6992.8亿元,增长13.7%,占27.1%;加工贸易进出口4511.9亿元,占17.5%。
从贸易主体来看,前7个月,深圳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9万家,创历史同期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00家,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其中,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进出口1.8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近七成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