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开放成果显著,在提升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推动产业链稳定等方面作用凸显。
8月19日,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对外开放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持续推动期货市场开放意义重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市场联动效应的关键,也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服务产业企业“走出去”的必由之路,未来需从多方面持续探索,以更好赋能实体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与服务效能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表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
杨光表示,开放的期货市场有助于形成真正反映亚太市场供需的“中国价格”,提升我国在重要大宗商品市场的全球价格影响力,为我国初级产品国际贸易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基准。同时,这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与深度融合,为构建开放有序、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对外开放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能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期货和期权产品,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吸引更多境外客户参与交易,完善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六成,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杨光表示:“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实现‘量质齐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外开放也是服务产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境内外产业链企业对风险管理、定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为境内外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避险工具,为跨境贸易提供更加公平的价格基准,有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双轮驱动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同时,相关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为境外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引进来”方面,杨光介绍,自2018年首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已形成覆盖能源、金属、农产品、航运等多领域的开放产品体系。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24个特定品种。此外,中国证监会全面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为外资机构提供了更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摩根大通、瑞银期货、摩根士丹利等期货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在“走出去”方面,中期协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期货公司境外子公司注册地涉及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拥有包括香港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等全球主流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清算会员资质。
除开展期货经纪业务外,杨光介绍,期货公司境外子公司还在证券、外汇、资管等业务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初步形成了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综合金融与衍生品服务的能力。此外,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举措还包括结算价授权合作、跨境商品ETF、交易所境外注册等多个方面。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组合拳’,持续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接轨。”杨光表示。
“三路并进”持续探索期货市场开放新征程
“持续扩大开放是期货市场行稳致远的重要路径。”面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刻变革,杨光表示,中期协将积极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期货行业不断提升服务国民经济、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吸引全球交易者参与境内期货市场方面,杨光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以“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节奏,继续扩大特定品种范围,优先将运行成熟、风险可控的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清单,使境外投资者能够沿用现有较为完备、便利的制度规则,直接参与交易、交割和套保;同时配套优化跨境资金结算、保税交割网络等,进一步降低交易者制度性成本。
在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杨光表示,中期协将积极参与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相关制度研究,逐步夯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制度基础。中期协将全力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市场、期货公司国际业务等相关研究,积极反映行业诉求,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助力监管部门完善跨境业务监管框架,推动期货行业国际业务合规、稳健发展。
在积极发挥自律管理职能方面,杨光表示,中期协将严格履行期货和衍生品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做好交易者保护、法律法规宣讲等工作。此外,中期协将不断推动完善境内外交易者保护机制,为境外交易者参与境内期货市场创造更加透明、公平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期货公司加强中国期货市场推介、法制宣讲,帮助境外交易者增进对境内期货市场的了解;通过加强交流、培训等方式,及时传导政策导向,引导期货公司合规、有序拓展国际业务,为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自律保障。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郑商所将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探索跨境合作,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和环境,推进境内外企业广泛利用期货价格进行贸易定价,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