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1 15:51:40 股吧网页版
各项政策持续发力 以“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活力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小帅、陈思、李帅

  扩大消费是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在国新办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1到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增长5.2%,都保持总体稳定。随着扩大商品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稳步推进,将继续支撑消费扩大。”

  近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说,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的活力。

  政策出台后,相关消费群体和经营主体能否真正得到实惠,尤为关键。

  廖岷介绍,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来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现在也正值暑期,大家旅游度假、休闲消暑、影视打卡、学习充电等消费需求旺盛。接下来还有中秋佳节、‘十一’黄金周,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希望这项政策能够对人民群众有所帮助。”

  廖岷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有人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是非常形象的。这些政策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国补”更多的实惠。

  进入暑期以来,“清凉家电”走俏消费市场。在政策助力下,家电消费正从“刚需型”向“改善型”升级。

  “我特意选了个低能耗、搭载智能芯片的产品。享受‘以旧换新’补贴后能省800元,很划算,关键是既舒适又节能,全年耗电量降低超过10%。”河南三门峡市民崔新文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1至7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4%和22.9%。近期,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除了“国补”,记者在全国多地了解到,不少地方聚焦文旅、餐饮、赛事、演出等服务消费领域发布了消费券发放计划,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合力,更为有效地激发市场活力。

  在江苏连云港,8月18日起至12月31日,餐饮住宿、装饰装修、美容美发、金银珠宝、汽车维修、日用零售等行业协会商会会员单位推出满减券、代金券、进店礼等多种形式的惠民消费券,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与企业供给为激发消费活力注入新动能。

  “这次活动发放了五千张50元客房抵用券,和一万张‘满100赠20’的餐饮抵用券,让市民享受‘真金白银’的实惠,实现了市民、商家和社会的多赢局面。”江苏连云港红双喜大酒店董事长助理李雪说。

  在重庆,进一步丰富“票根经济”,面向成都世运会的观众推出“景区特惠”“火锅折扣”等福利活动,通过“体育+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消费体验,活动将一直持续至9月底。观众凭任意场次门票,在指定门店用餐,均可享受菜品八折优惠。

  “我觉得这次活动挺不错的,活动的力度又非常大,带动性特别强。”经营商户谭娅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不仅有短期安排,部分地方还立足中长期提振消费,推出覆盖下半年的消费券方案,其中不乏数千万元乃至亿元级规模。湖北计划于8月下旬开始发放2025年“惠购湖北”暑期零售餐饮消费券,总规模1亿元;上海下半年将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餐饮、旅游、电影、文化、体育消费券;广州正在发放“食在广州”政府消费券,释放本地消费需求,吸引国内外游客来穗,激发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展望下半年,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上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畅通经济循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